马井镇“党建+产业+双基建设”再升级 开启乡村振兴“加速器”
来源: 麻自豪 2021-12-06 10:36:27 责编: 何雪峰 陈亮

萧县马井镇以“乡村振兴”建设为载体,突出党建引领作用,紧紧围绕“党建+产业+双基建设”的发展模式,把基层党建融入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个环节,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推动农村双基建设再升级,促进基层党建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

聚焦从严管党治党,稳步提升服务更全面。马井镇切实把村党组织凝聚力放在首位,坚决把提升村党组织战斗力作为一件重要事情来抓,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持续打造“左邻右里党群服务站”服务品牌,创新开展“为民服务送到家”“讲礼、讲纪、讲法”活动,有效提高党员的责任担当意识和政治素养,村级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增强。通过组织开展建党一百周年观影、党员群众面对面谈发展等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增强党员队伍的生机活力。为带领乡村振兴、群众致富、农民增收,全镇范围内开展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在保障土地大幅集约化、机械化、自动化的基础上,吸引农业产业社会化服务,“新型农业、新型农民”的概念深入人心,群众通过土地入股、资金入股的方式将“三变改革”注入了灵魂,农民收入水平大幅提高。村党组织不断完善工作机制,“板凳会”“网格洽谈会”“村民代表、党员履职会”等多层次多维度与群众交流,创新“网格员、网格长、村两委”三级矛盾纠纷化解制度,确保小事不出网格、盲点消除在网格、堵点梳理在网格,村级服务机制不断创新,村级服务能力大幅提高。

加快“一村一品”特色产业,辐射带动群众收入再提升。秉着“特色产业、绿色环保、可稳步发展”的理念,马井镇聚焦“一轴两翼”稳步发展“一村一品”特色产业,以S301为主轴,打造芦笋大棚种植基地,酥脆一号试验基地,秋月梨种植基地,蘑菇、草莓、甜瓜基地,以大沙河、利民沟为“两翼”打造“乡村旅游+水果产业”、瓜菜产业。全镇范围内特色产业呈区域性发展,朱集村反季节大棚小甜瓜成产基地达2000亩、曲里铺村大棚芦笋生产基地2000亩、道口村优质精品桃2000亩、郝庄村、权楼村秋月梨基地1500亩,亩均效益达到1.6万元。为深入挖掘土地效益,马井镇继续引进车厘子、羊肚菌等高档蔬果,如今绿芦笋、秋月梨种植已经形成规模,车厘子、羊肚菌种植也初见成效。“一村一品”特色产业的规模仍在逐渐扩大,乡村振兴的步伐稳中前行,群众致富的信心更加坚定。

推进“双基”建设,群众生活更便捷。“双基”建设始终是乡村振兴工作的重点,马井镇围绕“一个阵地、两个队伍、三个方位”全力推进双基建设,充分利用党群服务站的阵地作用,最大程度发挥乡贤五老队伍、党员队伍作用,紧紧围绕群众是乡村振兴的主角,把“群献群策”贯穿乡村振兴的整个过程,全力推进双基建设再提档、再升级,从基础安全设施、农田水利建设、通组入户道路三个方位进行全覆盖提档升级,采购267个凸面镜对全镇车祸易发生、视野大面积存盲区域进行安装,采购4.7万米防护网对全镇472个坑塘进行防护,有效保护了儿童等弱势群体的安全;高标准提升排水沟渠,创新试点在王楼村、吴瓦房村利用柔性水泥毯对排水沟渠进行全覆盖硬化;创新采购商砼10680方、石子4990方对全镇15公里较差入户路段进行修缮改建。

随着全镇“双基”建设的多管齐下、稳步提升,水泥路通入了家家户户,产业基地入目尽是,“高端”水果蔬菜进入百姓餐盘,积水也顺着高标准沟渠流入河流,在“双基”建设的过程中随处可见的是出谋划策的群众,因为真实参与到乡村振兴中,群众对未来生活的也充满更大的期待。(通讯员 麻自豪)(安徽日报记者何雪峰推送)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