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县杨楼镇新廷社区南靠镇区,北依黄河故道,名字来源于本村革命烈士萧新廷,总人口6710人。2017年集体经济收入为27万元,2018年为34万元,2019年为54万元,2020年突破百万元,2021年被评为“第二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新廷社区能够快速发展与易地搬迁政策的顺利实施是分不开的。2016年以前,新廷社区人均收入少,生产生活条件艰苦,人口老龄化严重,制约了村庄的发展。2016年初,镇党委、政府按照“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发展思路,决定对新廷、郝集、张口三个行政村实施整村易地搬迁,共搬迁贫困人口2594人,其中涉及新廷社区508户969人。
科学谋划助力“搬得出”
为实现改善人居环境,提高村民生活质量,让社区群众生活更加幸福的目标,杨楼镇坚持科学谋划,因地制宜的原则,委托安徽省城乡规划院对新廷社区安置点进行了整村规划设计,在尊重杨楼镇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作用,注重建设和发展“两手抓”,总体上突出八大特点,即:实用性强、文化特色鲜明、容积率低、绿化率高、基础设施完善、配套设施齐全、生态效果突出、生产和生活统筹推进,让老百姓搬得省心。新廷安置点(新廷御园)项目于2016年10月开工,占地约40亩,建筑面积约3.2万平方米,容积率为1.371,总建筑密度为26.46%,绿地率为34.25%。
设施齐全保驾“稳得住”
新廷御园现已建有幼儿园、卫生室、大礼堂、为民服务中心、文化活动广场、爱心超市等,配套设施项目已全部完工,其中便民超市1222.56平方,投资170万元;卫生室350.72平方米,投资48.75万元;为民服务中心1582.66平方米,投资220万元;幼儿园2321.2平方米,投资320万元;大礼堂1200平方米,投资166.8万元。
教育方面。在实施易地搬迁之前,原行政村内无幼儿园教学点,适龄儿童需前往一公里外的镇区学习,为解决这一问题,安置区通过与“新希望幼儿园集团”联合办学,极大方便了安置点适龄儿童的入学。新希望幼儿园目前有学生207名,教师19名。
医疗方面。新廷卫生室占地350.72平方米,村级卫生室符合省级十室一广场建设标准,现有村医5名,均取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卫生室坚持安全、有效、便民的服务理念,在管理上实施了一体化管理,一站式结算,大力宣传351、180政策。新廷御园南侧规划杨楼镇中心卫生院新址建设,目前已完成招投标工作,建成后将极大方便安置点搬迁户的就医。
产业兴旺促进“能致富”
新廷社区紧扣“党组织+合作社”壮大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主脉搏,在党总支带领下,充分发挥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积极引导群众参与土地集约工作。2021年新廷社区集中土地1500余亩,由村集体组织农民,集中土地,整合农机,形成服务链条,走规模化、机械化的发展模式,实现种植效率和增收效益最大化。
采用“全托”和“半托”的模式,一方面利用股份合作组织,按照“保底分红+盈利分红”的方式,每年每亩给农户保底700元分红,合作社盈利的70%用于年底分红。另一方面依托农机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半托管土地近300亩,受托管农户每年每亩支付800元亩托管费。通过合作社统一服务、统一采购、集中耕种的集约化生产模式,预计可为农户每年每亩增加200元收入,村集体增收5万元左右。
新廷社区利用安置点楼房屋顶采光好、不占用土地等特点建设光伏发电站,大力发展太阳能屋顶光伏发电项目,每年可增加村集体经济收益6万余元,利用村级光伏收益设立临时性公益性岗位,为搬迁户提供日常工作岗位,半(弱)劳动能力的搬迁人口就地就近就业,务工人员每年可增收3000元左右。
2020年新廷社区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已达到104.8万元,截止到目前,社区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已达99.827万元,其中种植合作社和农机合作社收益70.277万元,大礼堂、超市、烘干塔租金17万元,光伏收入12.55万元,预计2021年年底集体经济收入将突破150万元。(通讯员 王加启)(安徽日报记者何雪峰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