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井镇位于长丰县中部,地域面积100平方公里,辖19个村(社区),总人口近5万人。进入新时期以来,义井镇积极探索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模式,不断推进乡村振兴在高质量发展的轨道上前行。
聚焦“促衔接”,筑牢防止返贫致贫监测防线
义井镇以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为重点,以“三落实一巩固”及九项重点工作为主要内容,开展常态化监测预警和即时帮扶,确保已脱贫人口不返贫、边缘人口不致贫。为进一步防范化解脱贫人口和农村低收入人口返贫致贫风险,义井镇创新开展“防贫保”综合保险倡议捐赠活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广泛关注和热烈响应,共筹得“防贫保”爱心资金18万余元,捐赠资金足以实现脱贫户和监测户应保尽保!
聚焦“引人才”,突围乡村振兴人才之困
义井镇积极抓住村级换届选举契机,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于去年10月启动“人才突围”工程,制定人才储备专门计划,吸纳68名高学历、有实践经验、35岁以下人员录入人才储备库。先后分两批吸引14名年轻大学生进入村干部队伍,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明显增强,为推动高质量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同时,聚焦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以“乡土、乡情、乡愁”为主题,制作一首歌《梦里义井》唱义井,编印一本书《谈古论今道义井》写义井,号召广大群众捐出乡村生活老物件、老照片,建成乡村记忆馆,通过推送歌曲、赠送图书,邀请乡贤回义井看变化、寻乡忆,引导乡贤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促进人力、物力、财力、智力向乡村聚集,今年陆续返乡投资创业的乡贤达12人。
聚焦“抓土改”,铸成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红桥经验”
在义井镇党委政府正确领导下,红桥村大胆实践“三变”改革,探索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之路,以大手笔对全村基本农田进行“脱胎换骨”般整治,将6000亩低产地平整为“田成方、树成行、渠配套、路成网”的“高标田”,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社,将6000亩耕地全部流转到村、折股到户,并将6000亩土地交由金丰公社进行“耕、种、防、收、售”一条龙服务有偿全托管,实现采购农资降成本、机械种植高产出、渠道销售高溢价。村两委还积极与相关公司联系对接,签订生产订单或意向协议,实现了“指定品种+技术规范”生产,降低农产品销售市场风险。
聚焦“美乡村”,夯实全域旅游策划规划基础
围绕生态振兴,义井镇推出“陌上繁花”、“义行天下”、“灵动田园”三个主题,打造西部7村田园实践游板块、中部6村万亩樱花休闲游板块和东部6村艺术乡村体验旅板块。环境整治方面,从过去的围城遮丑思维,调整为造美行动,镇党委通过“陌上繁花、灵动田园”生态美景思路指引全镇以蒙城北路、樱花大道、杜岗路、车王路为线条,串联19个村,打造陌上繁花线,赢得了群众的声声赞誉。实施“红嫂方案”,从美丽庭院、幸福人家创建入手,培育农家妇女将庭院当花园来打理的生活理念。实施绿行“义家人”垃圾分类志愿者工程,从源头上减少义井土地上的垃圾,积极发动文化水平低、身体健康的老人参与志愿服务,同时让这些老人感受到老年生活的意义。
坚持把“党建打头阵,唱响‘义’字歌”作为乡村善治的根本途径,先后组建了以党员干部为骨干的“义家人”宣讲服务队、“义家人”暖心为民老有所为工作室、“义家人”调解工作室、“义家人”垃圾分类志愿者等群众性组织,以“义家人”的“党建扎桩、治理结网”打造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乡村社会,不断增强义井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全镇建成39个党建微阵地,将其作为党群联系的活动场所,招募38名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组成“义家人”宣讲服务队,实施“百姓名嘴说”志愿服务项目,“百姓名嘴”们,用富有“义井味”的鲜活形式,传播党的理论,解读方针政策,让党的好声音飞入寻常百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