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徐*芳,是土生土长的来安县汊河镇陈塘村人,在村里工作二十多年,我见证了农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以及我们村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改变一方面得益于农民的勤劳质朴,但更主要的是党和国家好的惠民政策。特别是近几年来,民生工程的实施,农村的发展更是一次质的飞跃,面貌焕然一新。
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美丽乡村建设、农村道路畅通工程项目的实施,不仅美化了村庄,更是改变了农村的生产生活方式。美丽乡村建设,农村处处都成了景点,农民的精神文化得到了极大的丰富与改善。农村道路畅通工程修建的都是镇与村、村与村、村与组之间的道路,以前的泥巴路、沙石路,凹凸不平,坑坑洼洼,一到雨雪天气更是让人头痛,这项民生工程的实施让中国农村几千年的土路如今全部变成水泥路、柏油路,这些路也是中国农民的致富之路、幸福之路。
生产生活有保障。民生工程水利项目、危桥改造、农村安全饮用水、政策性农业保险,每个项目的实施都关系到每一个农村人。过去农民总把希望寄托在老天爷身上,年初就祈盼风调雨顺,因为一旦遇到干旱或者洪涝,全年的辛劳就全部白费。如今农村的水库、当家塘、沟渠坝修建、高标准农田的改造不仅是一道亮丽的风景,也成为了农民生产生活的卫士。即使万一遇到不可抗力的灾害性天气,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实施,减轻了农民的损失,确保了农民最起码的生活需求。
关心低收入人群。民生工程更是低收入人群的福祉。近几十年来在农村只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一双勤劳的手,在党的惠民政策的扶持下,农民基本走上了致富路。但命运造化弄人,也有部分人群仍挣扎在贫困线上,他们或许是因残致困,或许是因病致贫,生活水平明显低于社会平均。然而国家没有忘记他们,时刻关心着他们。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及生活无着人员救助、残疾人生活和护理补贴、农村危房改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以及“351”“180”工程的实施,在保障他们吃饭、穿衣、住房的同时,也解决了他们高昂的医药费,没有了后顾之忧,他们的生活安定而满足。
实现全民老有所养。几千年来,中国农民眼中只有一分劳动一分收获,到了晚年没有劳动能力时只能靠子女养老。现如今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这两项民生工程的实施,为农村老年人的晚年生活给予了基本的保障。
民生工程无不关系着每家每户的每一个人。犹如冬日里的阳光、春天里的喜雨,温暖并滋润着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来源:徐*芳口述,汊河镇民生办 潘璐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