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西阳镇始终坚持把党建引领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红色引擎”,通过强堡垒、兴产业、惠民生、育文明,精准对接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让广大群众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感受到切实的实惠。
强堡垒,筑牢学习教育“桥头堡”。坚持以筑强战斗堡垒、强化理论武装作为推动党史学习教育纵深开展的有效抓手。将党史学习教育贯穿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等,紧紧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及市县“两会”精神,全面动员、全员覆盖,努力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均衡化、规范化、特色化开展。先后组织专题辅导6场、交流研讨10次、党委理论中心组集体学习12次、撰写心得体会20余篇、讲党课26人次、成立宣讲分队开展宣讲100余场次。
兴产业,铺好增产增收“致富路”。坚持打造特色产业,以产业增收、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为民办实事”的着力点。按照“抓主抓重、有的放矢、注重实效”的原则,落实项目包抓机制。稳步推进太平村“共享农机”发展,加大金沙河种植模式的推广,大力培养更多的职业农民,加大草莓、葡萄、白桃种植面积,继续推广蔬菜、红薯种植技术,有效带动各主体共享资源优势、共享发展红利。
惠民生,谱写幸福生活“新篇章”。坚持把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作为检验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标尺,不断提升群众的“两感一度”。新建民俗广场1个,铺设沿河路、村道10.3公里,改造卫生户厕3766座;完成农村危房改造5户,13个村级卫生室全部完成达标建设,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完成95%以上,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完成100%;紧盯“两不愁三保障”,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排查解决各类急难愁盼事项17件;为全镇困难群众和弱势群体争取临时救助、城乡低保、冬春救灾、小额贷款等各类惠民扶持资金200余万元。
育文明,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在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中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纵深开展。组织志愿服务队积极开展理论宣讲、政策宣传、环境整治等志愿服务活动150余场次。将党史学习教育与各类群众性文化活动相结合,举办“花开幸福来”首届桃花节、“学党史、感党恩、传承红色精神”红歌比赛、“献礼建党百年,唱响时代新声”文艺演出、“红歌颂党恩·童心永向党”红歌大赛等各类文化活动8场,不断丰富党员干部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在潜移默化中推进“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助力乡村振兴。(杨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