汊河镇:织好群众“一刻钟便民生活圈”
来源: 崔昕 2022-01-24 16:40:26 责编: 陈亮

每天下午4点多钟,在汊河镇民主路与王桥路交叉口的一处百米的空地上,菜农们按照规定区域,开始售卖自家种植的各种蔬菜。前来买菜的居民络绎不绝,交易点上人来人往。据悉,这是汊河镇的临时便民菜场。

“我几乎天天都过来买菜,这里的菜比较新鲜,价格也实惠,路过的时候顺便买点,很方便。”家住附近的张师傅说。

该路段周边分布着学校、医院及居民区,具有居民多,人流量大的特点,有着一定的市场需求。附近的菜场又比较小,也容不下更多的摊位。不少菜农拿着蔬菜,集聚在该路段沿线占道摆摊售卖。时间一长,集聚的人数越来越多,还有一些售卖熟食、水产及小百货的商贩也汇聚过来,无序摆摊影响了汊河镇的市容环境。

政协召集人秦冲针对这一现象,考虑到本地菜农和居民的实际需求,设法寻找合适的点位,让菜农安心摆摊。通过一段时间的排摸走访,听取各方的意见和建议后,经过多方沟通协调,最后商定将该地块的部分区域设置为临时便民菜场,达到菜农满意、居民方便、管理有序的效果。

委员们还对便民菜场专门制定了管理细则,一是成立管理小组,由属地2名村干部和城管队员一起管理菜场。二是对经营户进行登记造册,物业公司拟定租赁协议并与经营户签订,加强经营管理秩序。三是制定并执行缴纳租金标准,区分鱼肉蛋禽、干货蔬果、豆类百货等种类,按1000元/月和500元/月两种标准收取摊位费,用于支付公共水电、环卫保洁等费用,维持过渡期内正常运转。四是做好移交善后,待新承租方确定后,做好移交善后工作,确保平稳过渡。管理细则还包括垃圾处理、车辆停放等具体要求。

这样的固定“摆摊点”也得到了本地菜农的认可。李阿姨表示,之前在人行道上摆摊,经常在这里摆两天,那里摆两天,跑来跑去,还要担心因乱摆摊而被处罚。“现在有了固定地方,秩序好了,生意也好做了,终于放心了。”

现在,这座便民菜场已经使用了一段时间,既方便了居民购物买菜,又灵活机动,完美实现了“便民、利民、惠民”的服务导向,进一步提升了城市管理水平、营造便利的消费环境。(崔昕)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