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日报》(2022年3月28日9版)
全椒:“点对点”服务 助企解难题
本报记者 郑莉 本报通讯员 刁山融 沈果
“春节过后我们的订单就排到了五月份,增加员工、扩大产能是当务之急。开发区和人社局帮扶干部了解情况后,主动想办法帮我们新招了15名员工,这真是雪中送炭。”位于滁州市全椒经济开发区的安徽兴盛达制冷铜管制造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生产空调、冰箱铜铝制冷管组件以及冷凝器的国家高新技术和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近日,公司总经理尚光明告诉记者,“自企业入驻以来,全椒县一直在用工、融资等方面提供保姆式服务,让我们有更多精力、更强信心推动企业健康发展”。
为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为民办实事为企优环境,今年以来,全椒县以转变作风、提升效能、高效服务为核心,大力实施“百名干部进百企、百个项目全程帮、百家企业评实效”春风暖企业“三百”行动,持续擦亮“亭满意·全舒心”营商环境品牌。
推行县级干部“一对一”,职能部门“齐上阵”,选派100多名干部成立服务专班,构建“企业按铃、干部上门,企业吹哨、部门报到”的“点对点”服务机制。落实好县领导包保重大项目和重点企业服务责任制度,每月至少到包保企业开展1次服务工作,每月至少调度1次分管领域重大项目建设;各职能部门梳理汇编本系统出台的支持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措施;各服务专班结合所服务企业的性质特点,针对性宣传惠企政策,认真梳理企业发展现状及存在困难,建立企业诉求动态管理台账,实行月汇报、季测评管理模式,定期调度、精准分析、精准问效,真正做到进企业门、解企业困、帮企业忙、促企业进。
今年春节后上班的第一天,记者随全椒县经济开发区帮办干部一道,冒雪走进开发区企业东睿铝业公司,为企业新厂房今年3月份投产进行现场帮办服务解难题。近日,记者再次来到东睿铝业公司,看到新厂房已经投入生产。
东睿铝业公司(原东润电子)由南京客商夏松于2013年投资设立,是以照明系统、精密铸造、汽车零部件、电子产品为主的“专精特新”科技型企业,去年产值已达5000万元。
“效益越来越好,企业急需扩建厂房。去年,全椒经开区帮扶帮办干部主动上门,帮助我们协调30亩土地,建设了1万多平方米新厂房。”夏松告诉记者,春节以来,帮办干部多次到企业走访办公,积极为企业协调加快厂房验收、协调银行为企业贷款1000万元等。
“我们坚持‘有求必应、无事不扰’的服务理念,常态化推进‘四送一服’,成立19个工作组对园区506家重点工业企业实行点对点帮扶,建立问题周收集、月办理反馈工作机制,对企业提交的报告,第一时间明确承办部门、责任人,及时办结反馈,全力优化营商环境,推进园区高质量发展。”全椒县园区帮办服务中心主任张宝柱告诉记者。
全椒县梳理一批重大项目全程帮办,建立联系服务重大项目和重点企业工作制度,统筹选派帮办“特派员”,全力扮好“店小二”,通过深入企业、施工现场调查研究、跑上对接、现场办公等方式,积极帮助企业、项目单位协调解决资金、土地、证照办理等实际困难。
“为将帮扶工作做实做到位,制定帮办帮扶考核办法及细则,对帮扶难度大、不能立即解决的困难问题,要求将所需帮办的内容、需要办理回复的反映事项,列出清单发至相关责任单位,提前排出路线图和时间表,做到早谋划、早安排、早解决、早反馈。”县效能办负责人王庭华说。
为压实职能部门工作责任,引导广大干部真帮实扶,每月开展“百家企业评部门、评标兵”活动,评议活动直接面对市场主体、重点项目和人民群众,按照综合管理类、执法监督类和垂直管理类等三个类别分别进行评价,评议结果定期通报公示,与干部评先评优、部门(单位)年度目标绩效考评挂钩。“对服务意识强、企业评价好、帮办效率高的单位和个人,给予‘红榜单位’‘服务标兵’‘服务之星’等通报奖励,在提拔使用时优先考虑,对久拖不决、推诿扯皮和工作不力的,取消个人当年评先评优评职称资格。”县委常委、组织部长李加兵表示。今年年初,全县双招双引暨优化营商环境动员大会集中表彰了2021年服务先进单位16个,度服务之星2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