砀山酥梨因自花不育,需要用花期提前开放的黄梨、紫酥梨等梨花进行人工授粉,以提高坐果率和酥梨品质。因此,在砀山县每户梨农的梨园内,都栽植有一定比例的黄梨树。
每年3月下旬,黄梨花提前开放,梨农把采摘的黄梨花用花粉机脱粒、晾嗮后,放入烘焙房,经过一定时间的恒温烘焙,金灿灿的花粉制作完工。
正常情况下,花粉是烘焙的自家够用就行。没想到,却有人从中看到了商机,把花粉做成了带动周边群众增收致富的产业,并且和黄金一样,按克出售,远销新疆、长春等地。
3月29日,在砀山县良梨镇陈李庄村羽丰花粉生产基地,工人们用木锹将一朵朵洁白的梨花放在输送机上,缓缓地送入打粉机,一粒粒粉红色的花蕊飘落下来,工人们各司其职,随后把花蕊放入筛选机,一派繁忙景象。
“每年这个季节能收购20至30万斤梨花,梨花从脱粒、筛选到烘焙,全部是电气化操作,不仅节省时间,关键是烤制的花粉质量明显提高。”羽丰花粉生产基地负责人陈巨龙介绍说。
由于花粉产业周期短,造成产品价格每天都在变动,花粉提前和滞后一个小时上市,价格则完全不同。因此,每年制作花粉这短短半个月左右的时间里,陈巨龙都会雇佣周边群众帮忙,从收购梨花开始,到花粉烘焙完工,每道工序都有专人负责。
在花粉制作的过程中,花粉烘焙尤为关键。制作过程中温度过高或温度过低都会造成花粉的质量下降和成活率低,缘由烘焙花粉需要恒温。“前几年烘焙花粉全部使用煤球炉,每个小时都要及时查看温度,夜里也不能例外。现在好了,烘焙房全部改为空调和电动燃油暖风机,设施好温度,夜里不要每小时起床查看温度,花粉烘焙的时间也提前啦!”在羽丰花粉生产基地的务工群众陈乐祥乐呵呵地说。
针对当前花粉生产季节,砀山县供电公司在做好线路特巡、运行消缺的基础上,组织党员服务队主动对接花粉生产基地和梨农,检查、维护制作花粉用电设施,了解用电需求,为“花粉”经济提供可靠电力保障,助力梨农增产增收,全力服务乡村振兴。(通讯员 张闯)(安徽日报记者何雪峰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