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乡村振兴源动力 争当乡村振兴排头兵
来源: 2022-04-12 09:31:41 责编: 武长鹏 何兰

近年来,涡阳县西阳镇坚持以乡村振兴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紧紧围绕乡村振兴“20字”方针谋篇布局,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在基础升级、产业转型等方面持续发力,激活乡村振兴动力,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争当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排头兵。

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力度,利用村内闲置宅基地、校舍等为小微企业解决生产用地问题,将玻璃杯、手工艺品、塑料制品、纺织等产业生产作业流水线引进到老百姓家门口,实现群众不出家门也能挣钱,探索出一条村企融合发展的路子。涡阳县鼎辉食品有限公司利用解沟村闲置校舍建设标准化车间,实现年产值4000万,为解沟村40名群众解决了务工问题;安徽冠盛科技纺织有限公司年产值近5个亿,解决用工300余人;镇内塑料加工厂14家,年产值2700余万,解决用工200余人等。

依托金沙河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通过土地流转,形成以草莓、水稻、蘑菇、红薯等特色农业产业,解决群众种植规模化程度不够,收入水平不高,机械化程度低的问题。依托守青农机专业合作社,积极引进新型农机技术,普及技术成熟、安全可靠、节能环保的农机装备。吸纳种植大户、农机手等82人加入合作社,为农民提供信息、技术、维修、培训、咨询服务,不断提高农机作业能手、维修能手、经营能手的技能和水平。打造一支“两强一增”的农机队伍,为农业产业化插上科技的翅膀。

盘活现有房屋、厂房、土地、设施设备等,夯实农村集体经济基础,通过闲置校舍、房屋租赁、作价入股等方式,实现“资源变资本、产权变股权、农民变股东”。解沟村利用闲置校舍引进鼎徽食品有限公司,每年增加村集体收入4.5万元。瓦房村、太平村、解沟村等村利用清理出的集体土地,实现村集体收入3万余元。文庙村、王楼村积极推进“一块田”改革,预计实现村集体收入10万余元。

现代农业产业化进程关键在人,西阳镇依托金沙河专业合作社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提高农民的管理能力和水平。目前正在探索安徽科技学院、农业龙头企业合作办学方式,打造乡村振兴人才培训基地,开展特色果蔬种植培训,实现农民向产业工人的转变。同时,扶持镇内企业开展电商运营,线上年销售额达千万余元。

下步,西阳镇将着力推动农业由粗放型向精细化、药肥型向绿色化改变,走质量兴农、绿色兴农之路。继续扩大水稻种植面积,打造西阳有机绿色水稻;扩大西阳蘑菇种植面积,打造西阳蘑菇小镇。

培养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经营方式改变。用现代工业思想谋划农业发展,围绕“园区建设、工业加工”主线,向前向后延伸产业链,引进与培养壮大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巩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增进农业提质增效。

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加快扩大农业功能。依托西施文化园、阳港产业园和金沙河,打造西阳工旅融合小镇;围绕一号公路和涡河景观带建设,建设莓好解沟品牌;充分利用范蠡安置小区的人口聚集效应,结合周边果蔬种植,大力发展农家乐、民宿、采摘园项目,加快三产融合步伐。(刘长庚 杨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