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喜讯传来,义井镇《杜师娘办学堂的传说》和《甄义掘井的传说》两项民间传说,入选长丰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县级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历时三年收集编纂,两项民间传说最终同时入选。
为进一步保护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该镇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组,通过翻阅现有的杜岗百年校史文档和资料,整理出杜师娘办学堂的传说。甄义掘井更是耳熟能详,老幼皆知,工作组通过走访周边老人、“乡贤”、老教师等,把故事更生动更详实地讲述出来,突出当地人文特色和文化传承,在核心价值观的体系下,赋予百年传说新的内涵和意义,不断鼓励和启发今人向前进。
杜师娘办学堂和甄义掘井传说的入选并非偶然,义井镇一直专注于“义”文化的挖掘,从市级非遗《义井千年古槐传说》到百年前的甄义掘井及至清末近代的杜师娘办学堂,义井人一直将“义”文化牢牢贯彻始终,义薄云天、情义无价,家乡情、母子情、尊师情,舍小家顾大家、舍一人成一地,从古至今从未改变。有担当有情怀的基层党员干部不断涌现,合肥好人、长丰好人、道德模范们都把助人为乐、爱岗敬业、孝老爱亲、诚实守信融进了血液里。在防疫和防汛救灾一线挺身而出,身先士卒的志愿身影比比皆是。
《胡氏剪纸》、《火笔画》是对美术、技艺类文化的传承,充分体现出义井人求真务实的向上精神,不论困境、逆境都会依靠勤劳的双手主动改变命运。在乡村振兴事业中展现新作为,谱写出“红桥经验”“五助工程”等为民服务新篇章,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返乡创业的有为青年,中年创业的夫妻搭档带动一方群众,从荆棘里蹚出一条康庄大道。最能体现人文关怀的党建引领五助工程助餐服务,一经启动就获得一片赞誉,老年人吃得舒心,中年人看得安心,青年人干得热心。一代又一代的义井人,在“义”文化的感召下,为建设美好义井不遗余力,义井的未来,值得更好的你来参与。
义井镇坚定扎实地执行“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16字工作方针,落实保护措施,建立传承机制,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引领社会文明新风尚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陈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