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区新闻】青阳县木镇镇:因地制宜谋发展 突破集体经济薄弱“瓶颈”
来源: 刘成兵 2022-06-08 10:25:00 责编: 余红霞

近年来,青阳县木镇镇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举措,多措并举,以积极拓宽村级集体经济增收途径为出发点,探索符合实际的发展模式,从而突破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各类制约“瓶颈”。

人才培养,强队伍。乡村活不活,关键在人才,人才是落实“十四五”规划、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赋能之举。建强人才队伍,培育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领路人”,木镇镇抓住村“两委”换届时机,坚持把选优配强村党组织书记作为建强村党组织的关键,把德才兼备,思想政治素质好、道德品行好、带富能力强、协调能力强、愿意为群众服务的党员选配为村两委干部,高标准高质量开展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着力换出新班子、新气象、新作为,全面建设一支懂经济、善经营、会管理、能力强的村级队伍。

盘活资源,挖潜力。通过群策群力,全面挖掘农村潜在的潜能,木镇镇坚持深化“三变”改革,盘活集体资产,提高造血功能,积极破解村集体经济发展难题。认真做好村集体资产、资源、资金的清理、登记、管理工作,鼓励通过承包、租赁等形式,对村集体资产和“四荒”资源进行开发利用。着力打造了越路村、双云村等一批村集体经济年经营收入超过15万元以上的示范村,提升了村党组织服务保障能力。目前,全镇所有行政村均有集体经营性收入,无空壳村。

发展产业,聚合力。木镇镇以各村“一村一品”农业发展为依托,着力培育一批上规模、有特色、创品牌“产业强村”和“特色富村”,助推农业产业化发展,有力带动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常丰村、越路村、双合村等村的油茶、苗木;越路村“十里桃林”经果林;南河村、黄山村等黄金种植;新竹村“阳春农业专业合作社”“双云村水稻专业合作社”的水稻等“一村一品”的发展,不断为乡村振兴“聚合力”,增添新的“增长点”。

项目建设,添活力。木镇镇辖区内10个村,现有7个村建有光伏项目,自建成发电以来,每年为村集体增加6—8万元收入。去年以来,木镇镇就如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产业振兴有效衔接,提升农业农村发展质量,开展积极谋划储备乡村振兴领域重点项目,引导撬动资本投入,稳投资、促项目、保增长,为经济增长寻找新的“支撑点”。同时,用好国家在村级集体经济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或“抱团群暖”的方式整合资金资源,带动集体经济产业发展,一年来,木镇镇共争取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原扶贫专项)项目15个,衔接资金1131万元,项目资金投入,为村集体经济加快增长添加了催化剂。(刘成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