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党媒云 | 老兵融>专题报道
桐城老兵七年坚持为乡村困难群体“做好事”:助农超百万 善行传温暖
来源:纵强 王逸群 梅良仿 2022-06-16 17:03:46 责编:程茂枝 张波

微信图片_20220614002212

 退役军人吴义友最近拉着企业家朋友没少往庐江县柯坦镇柿树村跑。

“乡村振兴需要产业基础,当地也急缺养老机构服务,我们准备和村里合作,免费设计、规划并出资200万元,利用废弃村小学建一所养老院,正联系运营企业呢。”6月10日,在合肥市包河区经开区一栋大楼内,吴义友向记者介绍起了自己捐资助农的经历。

捐资助学、对接企业进村帮扶、捐赠防疫物资……自2015年开始,这名退役老兵一直以满腔热情参与各类公益活动,特别是助农活动。七年来,他个人并动员企业捐资助农累计超百万元。

“我们家有三个孩子,小时候家里穷得很,父母在外地务工,爷爷奶奶忙起农活也顾不上我,全靠着亲戚邻居的帮助。”提及过往,吴义友很是感慨。他说,自己经常回家面对着冷锅冷灶,只能去邻居家讨口吃饭;鞋子破了洞也没人管,亲戚瞧见了心疼他,过年送来了亲手做的棉鞋……这些小小的善举,在当时的吴义友心里埋下了一颗感恩的种子。

16岁那年,考虑到家庭负担太重,吴义友选择了辍学去部队当兵。在军营里,部队领导和战友积极帮助他适应新环境。2012年退役两年后,他创办了安徽左之岸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企业经过三年时间发展渐有起色,这名心怀感恩的老兵终于迈出了捐资助农的第一步。

“2015年,是我第一次做公益。”当年8月,六安市裕安区工商联执委组织多家企业到贫困村扶贫,他以企业的名义捐助2名大学生共1.2万元。“这次活动也让我意识到扶贫关键在于扶智,教育精准扶贫更是改变贫困学生命运的重要手段。”吴义友说,2017年,他走进凤阳县板桥镇的贫困学生家中,为他们送去书包、台灯等学习用品;2019年,他联系了多家企业前往六安市裕安区开展助学慰问,共资助贫困大学生43名,涉及裕安区14个乡镇、23个贫困村。

微信图片_202206140022122

2019年4月,为响应国家提出的消费扶贫号召,吴义友组织了10家爱心企业,前往六安市裕安区独山镇太安村,购买了20万元茶叶。“当时去的时候印象很深,采购的茶叶都是村民用塑料袋装着的,村里也没有做茶叶深加工的设备。”作为一个以茶叶为主导产业的贫困村,要想实现产业发展,必须要为农户提供稳定的销售通路。

此后的3年时间里,吴义友每年都会组织爱心企业家前往太安村购买茶叶农特产品,累计收购金额近70万元。“现在村子里有了制茶机,茶叶也有了品牌包装,这些看得见的变化让我感觉没白忙活。”吴义友感慨地说。

这两年受新冠疫情影响,虽然企业收入有所下降,但依然不能阻挡这名老兵捐资助农的热情。“你们报社组织的‘衣往情深’活动我已经参与两届了。”他对记者说,为乡村困难老人捐赠棉衣,也是为支持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尽一点绵薄之力,“你们办的公益活动非常好,今年我还要继续参加。”

微信图片_202206140022121

事实上,除了捐资助农,吴义友还积极参与志愿服务。今年3月份疫情防控期间,他积极主动报名,安排公司全员上阵,为包河经开区疫情防控助力。同时,他还主动牵头与骆岗社区取得联系,紧急采购适用物资运往社区,助力一线抗“疫”。

“成长的经历和在部队的磨练让我明白,一定要尽力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吴义友表示,作为一名退役军人,他将秉承着“退伍不褪色”的原则,为乡村振兴助力,为困难群体送去温暖的善意。(安徽党媒云老兵融记者 纵强 王逸群 通讯员 梅良仿)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