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是“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人民军队的重要发源地”,全县红色遗址遍布,革命文物众多,近年来,该县大力保护革命文物,充分利用红色资源,已经成为全国知名的红色教育基地和红色旅游胜地,目前正在建设红色基因库,全力打造“红色基因传承县”。
摸清家底 数百处遗址现身
战争年代,位于大别山腹地的金寨县革命红旗28年不倒,先后爆发了立夏节和六霍武装起义,组建了12支红军队伍,是红四方面军的主要发源地、红25军的诞生地、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核心区、安徽省抗日救亡运动的领导中心和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前线指挥部。先后有10万儿女参军征战,诞生了59位开国将军,是全国红军第一县、第二大将军县,被誉为“红军摇篮、将军故乡”。
2016年4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金寨时饱含深情地说:“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回想过去的烽火岁月,金寨人民以大无畏的牺牲精神,为中国革命事业建立了彪炳史册的功勋,我们要沿着革命前辈的足迹继续前行,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
金寨县委、政府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扎实做好红色资源的挖掘保护、传承弘扬、开发利用工作,彰显红色文化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制定规划,专班负责,在原有革命遗址(文物)普查的基础上,完成县域内3处(9个点)国保、10处(42个点)省保、17处(23个点)市保以及100余处县保单位的保护利用方案、36处布展方案、13处(51个点)“三防”方案。目前全县革命文物共有215处(259个点),红色资源保护利用规划体系已基本形成。
修旧如旧 革命文物应保尽保
“斑竹满园,制来数杆长枪维持共产;红花遍地,训练三军大队保障民权。”记者在位于该县斑竹园镇的红三十二师成立旧址,看到这幅金黄大字的对联牌匾高挂门前熠熠生辉,这是立夏节起义成功后,在庆祝红三十二师成立时,革命烈士詹谷堂的遗作,至今读来仍然让人热血沸腾。此处本是一处古建,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恢复原貌,屋内精心布展,目前已成为著名的红色景点。
该县文化旅游体育局副局长张静辉介绍,中央和省对老区金寨的红色资源保护利用工作鼎力支持。2018年该县整合革命老区转移支付资金4235万元,2019年至2021年国家文物保护专项资金支持金寨6437万元,2019年至2020年省文旅厅(文物局)支持金寨革命老区红色文化保护资金6705万元,实施了一批革命文物维修、环境整治、展陈提升等项目。
同时,整合金寨县内资金3亿元,建成“八月桂花遍地开”主题广场、鄂豫皖红军纪念园,打造红色旅游精品景区立夏节起义首发地大王庙,创建大别山红色小镇斑竹园和苏维埃红旅小镇汤家汇,做到“保、管、用”统筹结合、一体推进。设立“文物保护标志碑”,公布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完善革命文物档案记录,先后为56处重点革命文物配备了“文物管护员”。征集革命文物资料4000余件。公布烈士纪念设施155处,其中,国家级1处,县级12处,其他142处。
文旅融合 红色品牌全国知名
该县成立了红色文物管理中心和红色文化研究中心,与安徽大学合作共建“安徽红色文化研究中心”,出版《金寨革命史》等30余本红色书籍。影视剧《上将洪学智》和《八月桂花遍地开》热播。高标准推进安徽金寨干部学院建设,44家省部级单位在该县挂牌建立党性教育实践基地。
为了弘扬红色资源时代价值,金寨县革命文物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红二十五军军政机构旧址、革命烈士陵园、金寨县革命博物馆、花石乡大湾村四景区入选“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红色微电影《生与死的奉献》获得中国红色微电影盛典优秀作品奖。举办全国大学生红色旅游创意策划大赛、长三角红色旅游创意发展大会以及红岭公路自驾游、全国红色越野赛等节庆赛事活动,将红色旅游推向新的高度。开发设计“重走红军路”、唱红色歌、吃农家饭、干农家活等研学体验课程,带动特色农产品热销,让广大群众参与其中,享受红色旅游发展红利。2021年,全县共接待红色旅游游客325.91万人次,创综合收入13.67亿元。
张静辉介绍,目前金寨的红色旅游线路分为一个中心:即以县城为中心,包括红军广场,烈士陵园,鄂豫皖红军纪念园,大别山红色电影展馆等;四条线路:即南溪镇—汤家汇镇以“立夏节起义”系列革命旧址为主的红色文旅小镇线路;花石乡大湾村—古碑镇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兼具乡村振兴特色线路;斑竹园镇—沙河乡以“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前方指挥部”旧址为主的红色小镇线路;燕子河镇“六霍起义”系列旧址为主的革命遗址兼具山岳型景区线路,包括燕溪小学马克思主义学习小组旧址、五星县苏维埃旧址、六霍起义指挥部旧址、列宁小学旧址以及燕子河大峡谷景区、天堂寨风景区等。
基因传承 处处彰显红色印记
记者采访了解到,金寨县革命烈士陵园成为大别山区唯一入选全国首批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库红色基因库试点单位。目前该县正在做的工作是把全县所有革命文物(含革命遗址、革命物件、革命史料)等,进行数字化归集整理,打造网上金寨红色基因库,建设“红色文化数字化体验馆”,实现红色文化体验的线上线下一体化发展,让金寨县厚重的红色文化底蕴走向全国。
下一步,该县还将组织实施一批红色资源保护利用工程,如加速革命博物馆改扩建,启动“金寨大湾”两源两地5A景区创建。围绕中国红岭公路主线,优化线路组合,注入时代元素,使红色景区串点成线。实施红色印记和红色氛围提升工程,在城市入口、城市广场、旅游景点等重要节点建设红色雕塑小品,在城区主干道及特色商业街、公园绿地、名人故居树立红色标识,在路灯电杆、公交站台宣传红色文化,在村头小巷、机关单位公共场所点缀红色元素,全面营造红色文化氛围。
张静辉介绍,该县还将大力创作红色文化作品、文艺产品,编写出版系列红色书籍,拍摄红色微电影、创作红色主题歌曲,把红色资源转化为革命传统、党史学习教育载体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推动红色基因持续传承。重点抓好青少年红色教育,在中小学开展“一周一堂红色课”活动。“借着长三角一体化结对帮扶的东风,我们还准备把金寨革命博物馆的展品搬到江浙沪地区巡回布展。”张静辉说。(方荣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