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党媒云 | 老兵融>专题报道
从退伍军人到根雕大师,来自广德的他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来源:汪瑶 2022-07-14 19:56:30 责编:方欢 顾亦飞 张波

日前,2022年全国五一劳动奖和全国工人先锋号名单公布。其中,来自广德的退伍军人靳朝晖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走进广德皖南竹木根雕园,一场关于根雕的奇幻之旅便徐徐打开。原本枯朽陈旧的树根,在这里被雕琢成《山海经》里记载的神奇异兽、云遮雾罩的山水、栩栩如生的飞禽……人、物、鸟、兽皆全,形、意、神兼有,灵动非常、形态万千、引人遐思。这些绝美的根雕作品,便出自于靳朝晖之手。

图片

靳朝晖出生在素有“中国十大竹乡之一”美名的安徽广德。幼时的他热爱竹刻,小学二年级起,跟随上海下放宣城的美术老师潜心学习工笔画,这也为其日后的雕刻艺术打下了深厚的功底。1985年,靳朝晖高中毕业后,选择入伍参军,成为一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潜艇战士。在部队,他的绘画才能得到领导认可,并很快成长为队内的文艺骨干。当时部队驻地在青岛市区,许多高校经常过来慰问交流,靳朝晖也得以有了很多向专业人士学习绘画的机会,并且通过各种比赛获得了很多荣誉。这也为他日后的根雕职业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图片

1990年,靳朝晖带着不舍与期待光荣退役。五年的军旅时光,磨炼了他耐得住寂寞的心性、提高了艺术理论水平,也更加明确今后的职业方向。自此,靳朝晖正式走上了竹木根雕的创作之路,与刻刀相守、与竹根为伴,成为了别人眼中为“根”痴狂的人。

在靳朝晖心里,万物有灵,哪怕朽木残根。30多年来,他带着对根雕艺术的热爱与坚持,专心研究根雕技艺,用匠心打磨每个作品,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雕刻技巧和手法。近年来,靳朝晖的根雕作品在国家级、省级的展会中屡获佳绩。如,《神算》荣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金奖,《恩》荣获十二届天工艺苑·百花杯金奖,《犀牛望月》荣获中国工艺美术国家级培训项目“薪火杯”最佳作品奖,《北方之神玄武》获得浙江省根雕艺术精品博览会金奖,《金玉满堂》获得安徽省非遗雕刻技艺大展金奖,《家园》获安徽省工艺美术精品展金奖,《秋》荣获2013金凤凰创新产品设计大赛金奖,《福在眼前》被美国旧金山华人联合会收藏,《降龙》被中国工艺美术馆收藏,《穿山登甲》被中国木雕博物馆收藏。

图片

他本人也获得了各界认可,是中国工艺美术行业艺术大师、安徽省工艺美术大师、享受安徽省政府津贴、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章、安徽省江淮工匠、安徽省高技能人才、国家高级工艺美术师、国家一级雕刻技师、中国工艺美术协会木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安徽省皖南竹木根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2022年,靳朝晖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尽管已经退役多年,创业成功的同时,靳朝晖也从未忘记自己曾是军人的身份和奉献的本色。2014年,靳朝晖将自己建立的宣城市首家民办博物馆——皖南朝晖竹木雕刻博物馆,免费对公众开放。博物馆设有皖南本土特色竹木工艺美术品展示艺术馆、皖南竹木根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竹木根雕刻大师工作室、文化艺术交流中心,是集皖南竹木根雕历史文化、精粹作品展示和学习、交流、体验为一体的综合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博物馆自成立以来,共接待中外游客30万人次。“当兵就是要为国家为人民服务,哪怕退了役,这种精神还是要坚持下去的。我的根雕艺术馆就是免费对公众开放,希望对大家了解根雕、欣赏根雕艺术提供一个平台。”在采访中,靳朝晖表示。

2017年,靳朝晖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太极洞风景区合作,投资打造了五色谷非物质文化遗产园,为家乡乡村振兴贡献力量。五年来,五色谷非物质文化遗产园解决当地村民就业百余人,每年为村集体增加收入数十万元。

刻刀为笔、根木传情。靳朝晖用技艺展示了“朽木也可雕”,用行动展示了对理想孜孜不倦的追求、对家乡和生活的热爱,用成就展示了一名退伍军人的风采——“换个战场,同样精彩”。(汪瑶)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