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党媒云 | 老兵融>专题报道
家里的事再大也是小事
来源:高永成 2022-07-14 21:24:56 责编:胡明兵 喻寒松 张波

清明节,在与母亲的通话中得知,父亲哮喘病又犯了。尽管父亲很小声,但我依然听得到,电话那头的父亲带着喘息却一个劲地责备母亲“多嘴”。当父亲接过电话时,他喘着粗气、费力地跟我说:“永成,别听你妈的,我这都是老毛病了,过几天就能好。你好好工作,家里的事不用担心。”

父亲从小没上过学,一向不善言辞,但他知道家里的事再大也是小,不能影响孩子的工作。16年前一场大病后,父亲的身体一年不如一年,特别是近两年,身体每况愈下,生活不能自理,吃饭穿衣都要靠母亲帮助才能完成。挂断电话,思绪良多。我当兵20多年,长期在外,即便转业回到地方,回家的次数依然屈指可数。但每次回家探亲或者通电话,父母说得最多的就是,把工作干好,别操心家里的事。

2016年7月,安徽巢湖遭遇百年难遇洪灾。当时我刚休假回湖南老家看望父母,却收到了部队要求紧急归队、参加防汛抗洪的通知。接到通知的时候,已是夜里8点了。原本打算第二天早上出发,归队时间也来得及。但父母知道后,硬是让我连夜收拾行李回部队。临行时,还反复叮嘱我:快去吧,千万注意安全,不要挂念家里。带着父母对我的嘱托和深深的爱,归队后,我全力投入到抗洪抢险中,最后因表现突出,被评为抗洪抢险先进个人。这段在家只待了两天的休假经历,成为我难以忘怀的珍贵记忆,也正是从父母的言行中再一次感悟到“小家”与“大家”的关系。

转业回地方后,回老家的次数不增反减。为了能及时了解父母的近况,我给他们买了个智能手机,并让侄女教他们如何视频通话。去年9月份的一天,在我的要求下,爸妈打开了视频电话。令我没想到的是,透过镜头映入眼帘的是两张疲惫的脸庞。此时,我才知道母亲正陪着父亲在医院做检查。“怎么回事,你们怎么会在医院?”我焦急地问。“儿子,没事,一点小病,人吃五谷杂粮哪有不生病的?”母亲宽慰我道。在我的追问下,母亲才告诉我,父亲生病有段时间了。很难想象,身高才一米五几,体重不足百斤,已经65岁年迈的母亲,是怎样每天把父亲从床上抱到轮椅上,又一步一步把轮椅从台阶上挪到屋前的马路上,然后再推到二、三公里外的卫生院的?父母在老家受了这么多苦和累,但他们为了不影响我的工作,却从不主动提起。

今年2月份,父亲病情再次加重,医院也不愿收治,只能在家里输氧吊水。当时,我正在巢湖市夏阁隔离点带队值守,得知情况后,我心急如焚。父亲养育我吃尽了苦头,如果见不上最后一面,这将给我留下终身遗憾。但父亲知道我的特殊情况后,在视频里艰难摇头,示意我不要回去。最后,我还是顺从了父亲的意愿,强忍着悲痛,继续在隔离点值守,直至任务圆满完成。好在,父亲后来挺过了危险期,否则这将是我心中最大的痛。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当前全国疫情防控形势呈现点多面广频发的特点,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中国人民的家国情怀得到了充分展现和诠释。面对疫情,各条战线的党员干部纷纷请战,写下申请书、决心书、请战书,主动提出坚守一线,不论生死,不计报酬,全力以赴。此时的我,依然坚守在战“疫”一线,坚决筑牢疫情防控第一道防线。尽管十分忙碌,但父母的那句“家里的事再大也是小,千万不能因为家事影响工作”一直激励、鼓舞着我默默奉献、勇毅前行。( 高永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