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了,每天5点到9点在工作室习字作画,就像当年在军营的早操。”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张兵民是宿州市埇桥区退役军人,20余年来,他始终牢记部队给他的滋养和融入血脉的力量,他永葆军人本色,在书法艺术的道路上奋力前行,在公益事业上永不止步,用自己独特的方式为文化传承和社会进步不断书写新的篇章。
军营让他与书法结缘
1994年12月,18岁的张兵民刚高中毕业,带着报效祖国的炽热之心走进军营,成了一名现役军人。他所服役的地方是四川省乐山市,那里属山区丘陵地带,条件十分艰苦。
服役三年时间,张兵民在部队这个大熔炉里不断成长着,他先后担任通信员、文书等职务,他所写的通讯经常在《解放军报》《战旗报》等刊发,多次受到部队的嘉奖。
闲暇之余,张兵民尝试着练习书法,找来字帖开始临摹,从此开始他与书法结缘。在部队,他写的字很出名,每到过年部队的春联都是他写,一些宣传标语也是他的活。虽然写的字得到大家的认可,但他深知让毛笔字成为书法成为艺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坚定信念翰墨铸辉煌
1997年12月,张兵民光荣退伍,回到了家乡。由兵到民,他主动放弃政府安排的工作岗位,决定用自己聪明才智另闯一片天地。
“他用决绝的放弃成就了今天的自己。”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退役军人吕效廉这样评价张兵民。
回到地方,张兵民放弃政府安置工作,自谋职业遭到家人的一致反对,但是张兵民不为所动,开启创业之路。“我迷茫过,失落过,但是我从来没有后悔过。”提起当初的选择,那段人生历程依然如在昨天。
在部队养成的沉稳、坚毅、刚强的性格在张兵民学习书法的道路上起到了十分关键作用。他聪明肯干,再加上有书法天赋,很快摸到了学习书法的路径。坐了十年冷板凳,他开始在书坛崭露头角,并一发不可收拾。
张兵民最拿手的是小楷,被称为小楷圣手。他的小楷集二王、欧阳询、王宠、文征明等多家之长,结字谨严瑰奇,用笔劲挺婉丽,无狂野态,富书卷气,散逸通灵,尽脱凡俗。
通过勤奋努力,2007年张兵民成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随后当选为宿州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被推荐入选国学修养与书法·第二届全国青年书法创作骨干高研班学习,并顺利结业。
他的作品先后入展第四、五届中国书法兰亭奖佳作奖,全国第十一届书法篆刻作品展,全国第六、七届楹联书法作品展等。获“锺繇奖”全国书法篆刻作品展优秀作品,“沙孟海杯”全国书法展优秀作品等。出版有《张兵民书法选集·静草园墨痕》《张兵民小楷书法作品选》《张兵民小楷书心经》《张兵民书画作品选》等。
奉献爱心让梦想开花
“书法艺术是中国独有的文化瑰宝,我想让更多的人爱上书法,让书法艺术走进寻常百姓家,尽我所能成就他们的梦想。”张兵民说。
2016年底,张兵民在宿州市埇桥区道东街道创办了“翰不虚动”书法公益班,吸引了40多名书法爱好者参加。张兵民平时书法活动较多,无论再忙,公益班教学从不耽误,他治学严谨,方法得当,深受学员喜爱。短短几年内,便有很多学员脱颖而出,在国家级、省级、市级书法大赛中入展或获奖,在宿州书法界引起强烈反响。
今年48岁的夏芳,多年前从一家国有企业下岗,不甘心当一名全职太太,2017年参加张兵民的公益书法培训班,在张兵民的悉心指导下,由一名零基础的书法爱好者,成为安徽省书法家协会会员。
“感谢张老师鼓励和培养,让我找到人生价值。”提起张兵民的对她的帮助,夏芳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除了在本地开展公益书法培训,张兵民还积极参加外地的书法公益活动。 2016年,他积极报名参加第二届“黔之爱”中国名家书画作品义卖公益活动,捐赠书画作品20幅,现场拍卖8万余元,全部捐给了当地的贫困学子。他用艺术作品换取电脑、体育用品、书籍等,圆孩子们读书梦想,用他的爱心点亮了贫困山区孩子心底的阳光,让他们寻找到一条通往山外的路。
2019年10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张兵民受中国文联、中国书法家协会邀请赴甘肃武都进行书法公益培训,为边远山区的书法爱好者免费传授书法艺术,并捐赠书法作品数幅。
2017年以来,张兵民在宿州先后举办了3期全国小楷书法公益培训班,免费为来自全国各地的书法爱好者150多人进行书法培训。
每年春节,张兵民都积极参加并组织公益班学员进社会、进乡村、进企业、进机关开展义务写春联活动。2016年以来,共组织和参加义务写春联活动100多场,受益群众5万多人。(曹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