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吹麦浪,又是一年丰收季。6月8日,宿州市埇桥区桃沟镇田间地头一片忙碌景象,漫山遍野的金黄麦穗中,一道迷彩身影格外显眼。
“他啊,叫张灿,是我们镇农业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刚转业的退伍军人,正帮秦胜民家收麦子呢。”农户热情地介绍。
张灿(右一)对农机进行消防检查
由于特殊原因,埇桥区桃沟镇有几户人家没办法及时返乡麦收,眼看着农忙即将接近尾声,这几户的麦子还丝毫没有动静,张灿在了解到具体情况后,便主动向镇武装部汇报情况,成立民兵麦收突击队,专门帮助困难群众做好收割和秸秆离田工作。
张灿于2020年12月转业,在部队服役了十六年,目前任桃沟镇农业服务中心农技员,主要负责农技推广和作物病虫害问题防治。
“还记得刚来的时候,正值小麦根腐病高发时期,当时对农技还不是很了解,只能白天跟着技术员下田考察,晚上回家自己再翻书上网学习知识。”张灿笑着说。
在农业服务中心工作,很多时候都是与群众打交道,农技部门会针对种植作物的发展情况做科学判断,比如什么时候打农药最合适,用什么农药效果更好。
据张灿介绍,有些群众更相信传统老一辈的种地法,我们要做的就是让他们接受更科学的种植方式,更好的提高粮食产量和质量。就拿今年来说,按以往传统种植经验的话,是春节后打药,可今年是个暖冬,根据考察,我们判断节前喷洒农业除草效果会更好。虽然种植方法有较强科学依据,但是免不了被村民们质疑反对。
为了说服群众,张灿一遍又一遍到群众家里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最后还是成功说服一批农户在节前打药。“他是退伍军人嘛,我们家还是很相信他的。”说话的正是其中早打的一户——马圩家庭种植场负责人,他们家大概有四百亩小麦,等到四月份时,马圩家庭种植场的小麦长势明显优于其他,这件事也让农户们更信任了他们,也更愿意采用科学种植方法。
“我们全镇小麦种植面积约5.9万余亩,共设27个样本采样点,每天都要早晚各巡查一次,一旦发现情况就要抓紧和农户沟通,张灿每次巡查过程中都特别仔细认真,而且从来不喊苦不喊累。”埇桥区桃沟镇农业服务中心负责人王博说。
作为基干民兵的一份子,张灿在宣传征兵方面也是不遗余力,只要有机会就给农户们答疑解惑。“今年上半年征兵的时候,后寨村张法家的孩子张福满成功应征入伍,还是张灿讲解鼓励的呢。当时他刚来,正巧赶上春季征兵,大家对部队生活了解不多,张灿就趁着下田的功夫跟农户们宣传当兵的好处,部队的待遇还有转业安置等方面的政策……”桃沟镇人武部部长李飞对张灿的工作做出充分的肯定。
“十六年军旅生涯,让我从一名青涩少年成长为合格的军人。一些习惯早就刻在骨子里了,只要能好好的为人民服务,做实事,真正帮助到他们,我就很满足了!”说完,张灿起身再次投入到了麦收工作中,广袤的农田将他的身躯衬托的很小,但阳光把他的身影拉得长,在一望无尽的田野中,迈着坚实的脚步不断向前。(苗建 曹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