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蚌埠市,有一位“80后”退役军人,2006年至2008年在部队服役,获得“优秀士兵”荣誉。退役后被安置到蚌埠市第二人民医院保卫科工作。多年来,他始终以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保持着军人的优良作风,以实际行动践行“退役不褪色,离军不离党”的信念。
2020年春节,他和同为医务工作者的爱人毅然决定将年幼的孩子交付给父母,各自奔赴疫情防控阻击战场,全力保障患者及医院职工的安全。2021年,作为蚌埠市第八批选派干部赴怀远县淝南镇徐湾村任第一书记、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他就是退役军人李晶。
“家里怎么样?羊还可以吧。”见到李晶时,他正在脱贫户何有俊家走访 ,这是驻村以来,他第15次来到何有俊家。
“做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防返贫监测是重要一环,不能让一个脱贫群众掉队”言语中,李晶已经对本职工作熟门熟路,再也不是刚来村里的茫然年轻人。
从一名医院行政人员转变为基层农村第一书记,工作环境和服务的对象与以往截然不同,一个崭新的领域,使得李晶身上的压力和责任更重“不会的可以学,从村干部身上学 ,向老百姓学,只要为民谋福利办实事,群众会接纳我,村里工作也能更好地开展。”凭借着在部队历练凝聚的坚强的力量和执着的勇气,李晶暗暗下了决心。
“大妈,在打扫卫生啊?来,我帮帮你 一起搞”“大哥补房子啊?我给你搭把手”李晶经常跑到田间地头、农户家中,了解农户家的情况,与农户促膝谈心,村民们发现,这个城里来的年轻人说话客气,有耐心,还不怕脏不怕累,心里悄悄地认可了他,有什么想法都会和他说,有什么困难也敢跟 他开口了,不再拿他当“外人”。
“有点疑难杂症,李书记就利用选派单位的医疗资源和优势,帮助联系相关学科专家使俺们得到了及时的诊疗,还带领大家做免费的体检,想得很周全。”村民钱怀兵高兴地说。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在做好“四个不摘”的同时,李晶和工作队把重心放在了谋划产业上。今年,李晶和镇领导一起多次前往帮扶单位进行对接,共同谋划了徐湾养牛棚储草大棚建设、牛棚前荷花塘清淤改造、塘边绿化美化项目,目前这些项目已初见成效,后期工程正在稳步进行中。李晶还积极联系县委组织部“党旗领航”工程,把本村优质黄牛肉纳入产品目录 ,更好地带动全村黄牛产业发展,帮助农产品走出农村、进入市场,促进村集体经济发展。
当好乡村振兴的“领头雁”,李晶和驻村工作队一直在努力。“今年将着重引进项目发展产业,目前和几家企业在谈 ,同时计划对村内基础设施进行修缮,硬化部分路基和沟渠、绿化部分乡村道路 ,巩固好美丽乡村建设成果。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工作队就立了威信、赢得了民心,产业就能搞得更好,乡村振兴之路也会越走越宽”看到乡亲们的灿烂的笑脸,李晶劲头更足了。作为一名退役军人,他始终保持革命军人的优良品质,用实际行动展示听党话,跟党走,为党分忧,为社会作贡献,为军人添光彩,为人生添亮色的情怀。(朱永鑫 杨雪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