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驻地市:
当前位置: 安徽党媒云 | 老兵融>市县风采
谯城区:新时代的活雷锋——张西军
来源:刘彦 2022-08-04 11:10:48 责编:纵强 喻寒松 王逸群 实习编辑 芮德贵

不管是烈日炎炎,还是寒风凛冽,每天放学时,在亳州市谯城区青云中心小学门口的彩色斑马线上都会站着一位身穿军装,胸前佩戴勋章和绶带的老人在疏导交通,指挥孩子们安全过马路。这位82岁高龄的“中国好人”、亳州市道德模范就是“老兵”张西军。

张西军,男,1940年8月出生在谯城区芦庙镇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里。小时候受苦受难,18岁那年,参军入伍,成了一名光荣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在部队里,他吃苦耐劳、勤学苦练、遵守纪律,受到领导的器重,1959年当的兵,1960年12月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后来,退伍到了地方参加工作,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2000年退休至今,张西军坚持无偿为城市铺路、修理下水道、为大家提供帮助,被人们称誉为“群众身边的活雷锋”。2010年6月,张西军入选“中国好人榜”。

驿路梨花处处开,雷锋精神代代传。斗转星移,移不走雷锋的魂灵;岁月流逝,逝不去我们的热忱。“亳州是革命老区,刘少奇、彭雪枫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写下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辉煌篇章。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时时激励着我,作为一名老党员、退伍军人,就要传承革命老区精神,向雷锋同志那样,为祖国为人民无私奉献。”张西军说。他一直坚持骑着他那辆写有“学雷锋”字样的三轮车,走街串巷无偿为城市铺路、修理下水道、为大家提供帮助……

张西军到底做了多少好事,恐怕连他自己也说不清。他在部队当过工程兵,对于电工技术很在行,又有一定的钳工基础,再加上他平时爱琢磨,学会了不少手艺。街坊邻居谁家的灯具不亮了,要找张西军;自行车坏了,要找张西军;下水道堵了,要找张西军。对于做这些事情,张西军很乐意,有时自己甚至还要倒贴上买配件的钱,邻居们有时过意不去,要给他报酬,都被他执意谢绝了。他常说:“咱没什么大能耐,既然干不了大事,只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越是这样心里越平衡、踏实、高兴。人活着不就图个心情舒坦吗?我为人家做了一些事,自己从中得到了快乐,这也是在帮助自己呀! ”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有困难,找老张”这句话成了周边邻居们的口头禅。张西军是个有心人,为了节约做好事的“成本”,在日常生活中,他有意识的收集铁丝、钉子、螺丝等东西,他自制了一个专用的收集工具——一根一米多长的棍子,一头钉上磁铁,到一些建筑垃圾中扒拉一会,就能吸到很多有用的“零件”。他有两个“百宝箱”,一个是工具袋,装满了扳手、钳子、电笔、螺丝刀等各式各样的工具,这些都是他自己花钱买的;另一个袋子则是装满了各种各样的钉子和各种各样的螺丝等“小玩意”,这些都是他捡来的。对这两个袋子,他自豪地说:“一般遇到小问题,用这两个袋子对付着都能解决,既省钱,又方便”。这些年他做好事,光铁锨就用坏了10多把,车胎换了不知多少次,手上磨的都是老茧,经常裂好几个口子。张西军说:“做好事这么多年,我感动了别人,别人也感动了我!”

2020年疫情来袭,他又站了出来,坚守在防疫一线。2020年2月7日,柳湖社区招募志愿者,张西军第一时间报了名。“雷锋同志是我的榜样,我一直在向他学习。这些年我一天不出去为大家做点事,就浑身难受,做好事上瘾。”张西军说,他是一名党员,还是一名退役军人,在这个关键时刻,党员更要冲在前面,军人退伍也不能褪色,虽然他已经退休了,但也得做点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柳湖社区党委书记卢燕说,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张西军用甘于奉献的精神感动了大家,用实际行动展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担当。在他的带动下,社区居民中的防疫工作志愿者增加到了10余名。

张西军说,他只是做了力所能及的一件件小事,社会却给了他那么多的荣誉,让他受之有愧。今后他将继续发挥余热,不仅自己继续做好事、做好人,还将带动更多人参与其中。(刘彦)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