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蚌埠市,有越来越多的退役军人投身到乡村振兴中,怀远县退役军人刘中永就是其中一员。
刘中永,1979年出生,怀远县万福镇陈安村人,1997年12入伍,中共党员,曾在原南京军区某部队服役5年,并参加过“98抗洪”“登录演习”等重要军事任务,现任陈安村支部委员、民兵营长。他把在部队多年历练的良好品质带到了家乡,运用到工作中,在生活里乐于助人,在工作上兢兢业业,曾被万福镇评为“万福好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共产党人和退役军人的使命担当。
陈安村曾是怀远县出了名的贫困村,共有72户脱贫户一直难以顺利脱贫,刘中永心急如焚。为了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他心系百姓,认真细致地调研摸排,每家每户有几口人、几亩地,他都如数家珍。村民朱保林家里共有6口人,儿子先天性残疾,生活本就困难,其本人又突发重大疾病,一家人更是雪上加霜。刘中永得知这一情况后,没有丝毫耽搁,立即上门了解核实,一边安抚朱保林一家的情绪,一边立即向村两委报告。他依据现有政策积极参与制定帮扶方案,并按照程序逐级上报,最终通过民政部门为该户落实了低保政策,同时为其家属争取了村级公益性岗位。
为了全面掌握村里的具体情况,找准发展对策,刘中永充分发挥在部队凝聚的“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精神,白天入户走访,倾听村民心声,晚上收集信息,谋划发展对策。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他认为,陈安村发展缓慢,主要问题在于村“两委”班子凝聚力不足,各项制度不健全。因此,陈安村要想发展,就必须狠抓村“两委”班子建设和制度建设。在刘中永的提议和组织协调下,陈安村先后建立健全了村务公开制度、发展党员工作责任制度、村民议事制度、村干部任职承诺制度等一系列切实有效的规章制度,同时还进一步规范了党员学习教育管理机制,极大地调动了党员的积极性,党员干部凝聚力得到空前提升。2020年,陈安村党支部被怀远县委组织部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
发展的“火车头”有了,但要想真正行稳致远,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必须要增强内生动力。陈安村有1.2万多亩地,主要种植水稻和小麦,但是年轻劳动力缺失,大量土地常年无人打理,极大浪费了耕地资源。面对现状,刘中永大胆开拓,多方协调,反复研判,把土地纳入经济合作社,走出了一条“农户+电商”的致富路。他充分发挥部队战友的“朋友圈”作用,主动扩大服务范围,引进新品种,开展技术培训和咨询服务。现如今,陈安村芡实产业不仅仅依靠传统的种植,还建立了芡实干果加工基地,发展出了一条较为成熟的芡实种植、芡实干果加工、芡实收购加工产业链,增加了产品的附加值。目前,该加工基地加工区占地面积600余平米,晒场1000余平米,合作社员工60余人,拥有完善的芡实果粒分类、开壳加工、米壳分离、产品包装等自动化芡实加工机械生产线,全村所有贫困户也早已脱贫,且无一户返贫。
“我是一名党员、一名村干部,一名最普通的退役军人,做不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只要能让村民富起来、生活好起来,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刘中永说。(朱永鑫 冯德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