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军营里,他是尖兵队伍里优秀业务能手;在创业道路上,他是吃苦耐劳的“老兵”;在乡村振兴中,他是刘马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带头人。他就是退役军人、现任蚌埠市五河县头铺镇刘马村党总支部书记丁军。
1980年12月出生于五河县头铺镇的丁军,1998年12月应征入伍,在部队服役16年,2014年退役。先后获得优秀士兵2次、嘉奖2次。2006年度获全军保密知识竞赛活动个人优胜奖;2011年度被表彰为兰州军区“十一五”期间先进档案工作者;2013年度被表彰为保密工作先进个人。
“当过兵的人,才能体会到军人的荣誉感。这种荣誉来自关键时刻的众志成城,危机来临时的舍命相救,会感受到为人民服务是一种信仰而不是一句口号。”丁军说,他对军人的崇敬之情是从小树立的,这种情结一直驱使着他,直到穿上军装履行军人的使命,直到2014年脱下绿色军装退伍返乡。外面的世界看起来很精彩,但处处充满挑战,是转业安置找份安稳的工作,还是找个陌生的领域突破自己?丁军毅然坚信,只有干出来的精彩,没有等出来的辉煌,必须秉承军人的优良作风,在农村的这片广阔天地奋力作为,继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梦想。
回到地方,丁军选择在浙江省嘉善县其昌运输公司工作,2016年因父母身体原因返回五河发展,与战友合伙经营蚌埠市荣盛新型建材有限公司,从事外墙新型保温材料,生意红红火火,这与他在部队培养的诚实守信的品格分不开。在短短的两年时间里,他有了丰富的销售经验和丰厚收入。同时一直用党员标准示范带头和过硬的军人作风为家乡的建设默默地付出。
2018年,一句“家乡在期盼,亲人在呼唤”的触动,他放弃经营公司优厚收入,参加村里工作。当时村内环境卫生差,垃圾乱堆乱放,村里的空闲地村民基本都种植了杨树及一些杂树,每年夏季杨树毛乱飞,像下雪一样,既污染环境,又易引发火灾,对人体呼吸道还会造成伤害。为了村里发展经济,增加群众收。经过考查,浙江有一种锦绣黄桃经济效益与观赏采摘的性价比高,于是他就动员广大群众砍伐了所有杨树及杂树,栽植经济效益与观赏采摘比较高锦绣黄桃。
为了解决农户的后顾之忧,2018年他牵头成立了五河县恒丰锦秀黄桃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种植黄桃80亩,先后赴浙江嘉善、河南郑州、安徽六安学习黄桃的种植技术,一年多时间,从一个黄桃种植门外汉到种植行家里手,带动了村民种植约30亩,采取线上和线下同时销售的模式,拓宽销售渠道,促进农民增收,每亩产值可达10000多元,按照市场最低价格销售也比普通的农作物收入高出数倍。通过合作社牵头,并依托合作社+农户代资入企的模式,让黄桃产业有了长远的发展,不少村民通过产业发展增加了收入,每年还可为40名群众提供务工,每人每年分红约3000元。
2019年,丁军通过招商引进刘扬水产有限公司发展1300亩“稻虾、稻蟹”联作项目,以鼓励农户自主发展、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产业大户,引进龙头企业发展规模农业,以大户带动千家万户的方式种植经济价值较高特色产业,丰富特色产品各类,并以集体资金入股分红的方式壮大村集体经济收,还解决带动了20余人的就业务工。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丁军始终关注公益爱心事业,2018年初的一场大雪,让整个村庄披上了银色外衣,他深知路面大量积雪,行人和车辆无法行走,于是从公司调来两辆铲车对刘马村的路面积雪进行了全面清理,排除了安全隐患,保障广大群众的生活出行,群众都拍手赞好。
2018年至2021年,丁军先后多次组织企业对敬老院、残疾人家庭、独孤老人和特困群体进行慰问,送去生活物资。疫情期间,还组织企业赴疫情防控卡点进行慰问,送去了口罩、酒精和生活物资。当地的贫困户丁皖雨家庭,一家3口人,母亲周小喜,智力残疾二级,姐姐丁皖凤精神残疾二级,丁皖雨当时被皖南医学院录取,家庭生活十分困难,上学需要较大开支,母亲和姐姐也没有人照顾。丁军为了解决该户实际困难,通过与企业、医院多方协调,将丁皖雨母亲和姐姐送到了五河县康宁医院进行托管,五河县头铺农商银行、永达汽车销售有限公司给丁皖雨捐赠现金和生活用品,安徽德美医疗器材每月资助丁皖雨生活费用1000元,直到大学毕业,解决了丁皖雨家的实际困难。
2019年担任村支书以来,不辞辛劳,分析村里的情况和发展优劣势,矛盾纠纷是突出问题,针对贫困户、低保户、五保户、粮食补贴、土地确权等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实施,解决了困难人群的实际问题。经村“两委”认真研究决定,成立了“宏祥调解室”,对一些纠纷的化解力争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化解了可能引起的重大信访隐患。截至目前已调处各类矛盾纠纷106起,调解成功率达到100%,得到了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为了改变村里的面貌,2019年申请了“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并已经顺利实施,村容村貌和居住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变。2020年申请高标准农田整治和村庄内沟塘清淤项目,对刘马村全域生产沟渠、道路进行清理整改,广大群众的农业生产得到了保障,增加了收入。2020年刘马村摘掉“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帽子,村集体经济主要依靠集体资源对外发包,农业生产发展与服务,入股分红等,实现集体经济收入超50万元。
在新冠疫情防控中,作为一名退役军人和“兵书记”,丁军迅速集结两委干部研究处置方案,带村两委干部通过广播、上门发宣传手册进行宣传。他时刻以军人标准日夜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冒着刺骨寒风毅然坚持。
他时刻以党员、军人标准要求自己,“好男儿闯就闯出个名堂,好男儿干就干出个模样”。一方面利用优势建立团结一致的村民队伍,一方面制定村级发展目标和计划。他把退役军人组织起来,成为一支战无不胜的突击队,在产业发展和实践中,他们又是一支先试先行的先锋队,他们一步一个脚印地努力把刘马村建设成为绿色、生态、文明、宜居的美丽乡村。(朱永鑫 朱建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