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青年精神素养提升工作开展以来,国网宿州市城郊供电公司认真落实上级部署要求,高标站位、创新形式,持续深化“重实践、塑精神、快成长”青年员工培养长效机制,把精神素养提升成效转化为岗位建功实效,着力打造“懂生产、精业务,懂技能、会管理”的青年人才队伍。
打破陈规、靶向指引,加强青工职业生涯引导 。扣好入职第一粒扣子。编制《职业生涯指南》,通过企业文化、公司概况、成长目标、青年培养等方面进行详细指导,尽快完成从学生到电网技术技能人才的转变。搭建成长第一舞台。针对不同人员岗位和专业特点,从入职后每年可考的职业技能等级评价、专业技术资格认定与评定,到薪档动态提升、岗位层级晋升的条件,结合员工必然经历详实介绍,干什么练什么,怎么干怎么练。量身定制第一方案。以创新形式学、实践建功学“多学联动”模式,为每位新员工量身定制一份培训方案。通过师徒合同、阶段性考试考核、提升性技术培养,明确每个阶段的学习内容、学习方向,确保新员工在3-5年内快速优良成长。
集聚优势、以学促效,激励青工发展奋发有为 。常态推进“青年大讲堂”学培机制,促进主动思考,做实各个专业贯通融合。主动思考“讲理论”。聚焦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精神,公司系统各类会议精神和各类先进典型事迹,岗位的工作技巧、知识干货、应知应会以及传统文化等内容,促进青年员工主动思考,坚定理想信念。创新形式“讲方法”。聚焦公司所需、青年所盼,用创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模式,适当开展岗位实践、诗词诵读、现场红色教育、主题观影、户外拓展等活动,拓宽实践方法,增加青年员工参与的主动性和讲堂的生动性。实时互动“讲心得”。通过现场互动,引导青年员工主动分享现阶段存在的困惑,分享工作收获。对青年员工成长过程中容易出现的思想困惑和工作疏忽进行现场答疑,凝聚思想合力。
精准定位、融入融合,搭建青工培养创新平台。精神素养的提升,关键在于岗位实践。“全面锤炼”共挑大梁。依托符离培训基地,突出登杆、拉线、装表、校表等操作技能训练,让新入职员工能够在线路施工、设备安装调试和线路日常巡检等重要工序中挑起大梁,把所学本领转化为筑强电网、精益运维等保供工作的具体行动。“打破界限”共话创新。在公司南部、东部、北部供电所、营销班组、生产班组等分别成立创研小组,打破身份界限,让分布在供电所、操作队的省管产业单位青年员工积极融入创新团队,出谋划策,开展“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小设计、小建议”五小创新课题研究,让不同身份青工享受同等的技能人才培养道路。“联点共建”共享技能。结合党建“联点共建”工作,立足供电所管理、技术问题现状,以各专业青年骨干为主体成立柔性攻坚小组,通过专业人员现场教学,创新构建“专业化治理 常态化保持”的治理模式。通过专业互助,经验共学,管理共促,全面助力青工快速熟练业务流程、强化专业技能,全面提升综合素质。
接下来,该公司依托青年精神素养提升工程,搭建能够为青年办实事,加快青年成长成才、立足岗位建功立业的平台载体,提升青年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汇聚起奋进公司高质量发展的青春力量。(通讯员 蔡惠 吴慧慧)(安徽日报记者何雪峰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