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里装着用户的“电经理”
来源: 赵胜楠 2022-08-31 14:47:11 责编: 何雪峰 陈亮

早上8点40分,在芦岭中心供电所所长丁维廷的带领下,我们找到在廖家台区装设电表箱的展学海,只见他仔细比对图着纸和现场表箱装设的位置,用笔在图纸上标注着表箱号码。

因天气预报当天上午9点以后有雨,为了不耽误台区改造进度,展师傅早上,6点多就和同事一起进台区开展装设电表箱的工作。工作刚结束,天空就下起了小雨。

50岁的展学海,自2003年入职以来,俯身一线岗位,从事供电服务工作一干就是19年。他是一个普通人,却通过一点一滴的努力在供电服务岗位上体现了崇高的精神。

“宝贝”在手 工作顺畅

展师傅随身携带的东西,有一件是他的“宝贝”,从外表看是个文件夹,打开之后,是厚厚的一沓手绘图。这是展师傅所管台区的电表位置图,每个台区一张表,上面清楚地标注着线路、杆号、电表箱位数及每个表箱内电表的户主姓名。展师傅告诉笔者,“画这个图是为了便于工作,能够最快的时间找到想要找到的用户的电表位置,特别是遇到电表故障的时候,它就能帮上大忙”。

“勤”字在手 用户点赞

“勤”是展师傅工作的秘诀,展师傅说在日常工作中要做到“三”勤,“三”勤是“嘴勤、手勤、腿勤”。嘴勤就是多说,多向用户介绍用电政策、安全用电的注意事项,各种用电温馨提示等,手勤就是工作中每一件事情都要用笔记下来,老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随时随地记在本子上,回到所里再整理归类出来。腿勤就是不堆积工作,一件一件去解决,前一天把第二天的计划性工作梳理好,在供电所晨会结束后,按照计划加上新的工作任务,深入台区逐个去解决。

8月10日凌晨12点30分左右,展学海接到小顾家台区的顾大爷打来电话,说家里没电了,当时正值盛夏,天气炎热,展师傅在接到电话后10分钟到达顾大爷家里,经检查发现,因用户家总开关烧坏导致的停电,展学海随即给顾大爷家更换了开关,通上了电。第二天,供电所人员去顾大爷家回访时,问起怎么打电话找到的展学海时,大爷拿出了一张小卡片,上面写着展师傅的姓名和联系方式。这是展师傅入户走访时留给顾大爷的,让他们有用电问题时,24小时都能找到自己。

在展师傅的记录本上,有这样一串名字,他们是各个台区的重点人群名单,包含老年人、残障人和家有留守儿童的,针对这类人群,展师傅每隔10来天就要开展一次入户走访工作,不仅仅是询问用电问题,还关注他们生活上有无困难,帮助其解决。

“妙招”在手 降损有效

展学海自入职以来,一直从事客户服务工作,管理18个台区用户4100余户,其中12个台区为未改造台区,线路设备差,线损率高。迎峰度夏前,下湖许台区因地处塌陷区边缘,又处在政府拟拆迁区域内,该台区未进行绝缘化改造,线损率长期处于5%左右。为了压降该台区线损率,展学海找到所长,通过研究探讨技术降损措施,针对性地开展三相不平衡治理,每日多时段进行全量负荷监测,功夫不负有心人,台区线损率在8月份降到2.68%。他所管理的台区综合线损率由原先的3.53%压降至2.89%,降损成效显著。

展师傅每天六点半出门上班、晚上11点左右回家,他心里装着用户,把用户的事情当作最重要的事情来做。他不是在服务客户,就是在服务客户的路上。他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坚守初心,守护好一方光明,服务好一方百姓。说着说着,他又接到报修电话,急忙赶去叶家台区处理故障了……(通讯员 赵胜楠)(安徽日报记者何雪峰推送)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