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村地处青草镇大沙河以北,三湾河以南。距镇区4公里,桐城市区29公里,桐潜公路穿村而过,全村总面积6.3平方公里,其中林地面积4612亩,耕地面积2449亩,属丘陵地区。下辖23个自然村民小组,645户,2466人。村党总支下设工商、种植二个党支部,八个党小组,104名党员。在推进乡村治理过程中,复兴村坚持党建引领,用好党建这一解决问题的“金钥匙”,不断构建起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基层社会治理格局,为推动复兴村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党建+网格,答好乡村治理“改革卷”。复兴村紧紧抓住党建引领这个“金钥匙”,积极探索推行党员网格化管理。以“地域相邻、便于管理、发挥作用”为基本原则,以村党小组为单位,按照645户的规模,将60名在家党员包保所有农户,每名党员负责10户左右,具体负责村民的矛盾调解、困难救助、生产帮扶等群众急难愁盼工作。在落实网格化服务过程中,主抓党员这个主体,通过“党小组领办事项”等活动,及时化解矛盾纠纷。
复兴村无岳高速出口土地分解是复兴村种植支部卫生服务党小组组长桂国祥领办事项。无岳高速出口坐落于桂冲村民组,征地26亩,涉及农户12户,村民意见不统一。桂国祥带领党员和村民直接到现场,请村里老人现场指界,抓大放小,经过耐心解释,成功化解三家土地界限纠纷。市测绘队土地实测时,仅仅用了两个小时就完成了桂冲组的土地分解工作,村民皆无异议。
党建+信访,答好为民服务“民生卷”。复兴村将党建优势融入信访工作,支部书记、党小组组长、党员为调解员,推动“党建+信访”模式化解矛盾纠纷、维护乡村稳定,将信访工作与“我为群众办实事”有机衔接,在家党员干部精准对接群众需求,主动联系村民,第一时间采集群众需求和意见,做到及早发现、及早解决,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实现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
东洪庄组村民鲁华应与其邻里鲁普选因占地问题产生矛盾,党小组组长兼村民组组长、治安调解组长金根杰主动领办这件关于宅基地的矛盾纠纷,他多次前往现场了解情况,找准了矛盾纠纷的缘由、症结。解决方案经村委会同意后,金根杰再次与当事人进行协商,经过耐心调解,双方终于达成和好协议。
郑庄组村民郑根杰信访反映郑庄组水泥路修建问题,村干部得知后,带领党小组多次主动上门与当事人讲政策、解释原因,推心置腹聊家常,将心比心换真心,得到当事人谅解,信访人心头的坚冰也逐渐融化。截至目前,我村共排查矛盾纠纷16起,群众满意度百分之百。
党建+法治,答好平安乡村“普法卷”。复兴村以红色引擎促进法治工作思路,积极探索“党建+法治”新模式,推动党建工作与法治工作融合,助力平安乡村创建。积极开展“法律进万村”、《民法典》专题讲座等普法活动,结合“三会一课”、安全生产月、3.15等工作进村入户进行法治宣传,提高群众法制意识和防诈骗意识。今年以来,全村 “法律讲堂”授课6次,开展《民法典》、疫情防控及乡村振兴等方面法律法规宣传活动40余次,反诈骗宣传基本全覆盖,国家反诈中心APP下载率超过90%。(朱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