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事”找书记 基层焕新风——六安市叶集区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试点工作效果显著
来源: 方荣刚 2022-10-14 14:53:15 责编: 陈亮

“以前俺们村是个老大难,如今人人争当先进模范!”六安市叶集区洪集镇会馆村一位村民感叹地说,群众如有急难愁盼,党委政府挂在心间,再大的事也变成了小事。据了解,该区创造性开展的“‘无事’找书记”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试点工作,系统化机制化解决群众牵肠挂肚的民生大事和天天有感的关键小事,受到群众交口称赞。

image001

打造乡村善治升级版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经商,农村“空心化”问题日益突出。由于基本公共服务和精神文化生活欠缺,农村还存在一些“老人无人陪、儿童无处玩、妇女无事干、闲散人员无追求”的现象,有些人精神空虚,思想误入歧途;有些人小事闹成大事,到头来祸及自身;有些人缺乏自我保护意识,电信诈骗案件多发;有些人家庭遇到变故,没有主心骨来主持大局……

针对这些问题,2021年,叶集区选择3个村试点实施了乡村社会治理“1114”工程,即:一张网络(视频服务网)保平安、一个中心(心理咨询中心)促和谐、一个超市(新风超市)激活力、四支队伍(文化宣传、纠纷调解、为民服务、考核评价)优服务,取得了良好成效。

该区开展“无事”找书记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试点,就是在总结提炼前期“1114”工程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前期工作中党组织作用发挥不突出、网格划分不合理、资源整合不到位、群众参与不广泛等问题,进一步提升乡村治理水平,推动具有叶集特色的基层社会治理创新之路走深走实,可谓是乡村善治的升级版。

image003

激活党建引领驱动力

叶集区的“无事”找书记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试点,就是从最关键的地方入手,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提升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组织动员力。

动员和帮助有一定劳动能力而不愿就业或就业无门的群众,积极就业创业,增加劳动收入,实现自身价值;引导和组织有一定技能而无固定职业的群众,根据他们的意愿,创新社会实践活动,不断满足他们的物质精神需求;完善坚持党的领导、群众主动参与、社会高度自治的基层民主制度体系,努力实现书记真的“无事”,打造文明和谐富裕的新时代基层善治“叶集模式”。

在具体工作中坚持“四个突出”:突出党建引领,强化党组织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领导核心地位,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能力;突出群众参与,坚持充分发动群众、紧紧依靠群众,广泛倾听民声、汇集民智、凝聚民心,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打造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突出问题导向,聚焦基层社会治理的难点堵点痛点,精准施策、有的放矢,办好人民群众牵肠挂肚的民生大事,做好人民群众天天有感的关键小事;突出资源整合,充分发挥村组干部、驻村工作队、乡贤能人等作用,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党群服务中心、产业合作社等实践阵地,推动各类资源要素向村级下沉,使之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发挥更大效能。

image005

搭建为民办事大平台

“无事”找书记重在多举措、多维度搭建为基层群众服务的大平台,各村按照“任务相当、规模适度、方便管理、界定清晰”的原则,科学划定管理服务网格。

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一方面发挥“互联网+就业”优势,解决企业、人员就业,另一方面建立村级就业创业服务中心,配备专兼职协管员,通过开发公益性岗位、对接企业用工需求等,让群众就近就业;为常住居民安装无线呼叫器、智能摄像头等,建立“群众呼叫、书记必到,群众点单、党员服务”闭环管理机制,将村级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整合到村级事务大数据管理系统,让群众更加直观便捷地参与乡村治理。

推行“村社干部联系服务群众零距离工作法”,村党组织书记每年对辖区居民进行一次全覆盖上门走访;定期对辖区人群、建设项目、社会事务进行梳理,建立“乡里乡亲”党员调解机制,及时调处化解矛盾纠纷;鼓励群众通过参与各类社会文明实践活动攒奖励积分,在“新风超市”兑换生活用品或免费体检、免费公交等服务,将参与社会文明实践活动情况与党员发展、信用户评选、“两代表一委员”推荐等结合起来,让参与者经济上有实惠、社会上有荣誉。

组织乡村党员骨干、发展能手、社会贤达、热心人士、文艺爱好者等,根据不同群体的分众化需求,组建特色志愿服务队,开展主题志愿活动;加强“田秀才”“土专家”“乡创客”等人才培育等。

image007

锁定美好生活风向标

“无事”找书记工作的总目标是实现“五个好”。

把支部建设好。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深化党支部建设“五个一”提升行动,把村社党组织建设成为人民群众的“主心骨”,让人民群众遇到急难愁盼第一时间想到支部、找到书记,村社干部第一时间上门服务、为民解忧;

把群众组织好。通过发展乡村产业、开展人岗对接、举办文体活动、组织志愿服务等,把各方面群众动员起来、组织起来,紧紧依附在村社党组织周围,让群众闲时有去处、精神有寄托,忙时勤种作、收入有来源;

把服务提供好。组织党员干部广泛倾听群众诉求,推动公共诉求转化,围绕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办好民生实事,提供好公共服务,满足不同群体多样化需求;

把乡风塑造好。实施“法治引领、文明育区”行动,通过移风易俗、成风化人,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引导群众摒弃陈规陋习,争做现代文明的追求者、实践者和传播者;

把稳定维护好。深化“平安乡村”建设,加快乡村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健全乡村矛盾纠纷预防和化解机制,落实村民议事协商制度,加强小微权力监督,维护乡村和谐稳定。

image009

迎来基层面貌新蝶变

叶集区自“无事”找书记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开展以来,初步实现了“五好”目标,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通过推动村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作风转变,今年新增5个集体经济收入超50万元的强村;通过志愿服务让群众自发组织开展文艺演出、广场舞比赛,开设周末课堂,组织绘画唱歌比赛等,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精神生活;区财政投入799万元,开发“无事”找书记APP,实现“群众诉求一键式收集、办理情况全过程追溯”,帮助群众解决了一大批天天有感的关键小事,今年以来,为民办事群众满意率98%;如今在叶集农村,打牌的人少了,干事创业的人多了,各村村民议事厅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欢声笑语不绝于耳;通过居民点高清摄像头建设,实现了社会治安实时监测、突发问题及时处置,有效化解了多起火灾等险情;通过“乡里乡亲”党员调解机制,探索“情”“理”“法”相融的调解模式,有效调处化解了一批涉及婚姻家庭、损害赔偿、农村建房等常见易发矛盾纠纷,基本实现“有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

“无事”找书记体现了叶集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强烈的改革创新意识,推动了全区干部群众齐心协力、相向而行。该区将进一步完善推行网格管事、五老调事、支部说事、群众议事,保障群众对村(社区)事务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监督权,不断丰富、完善“无事”找书记内涵,进一步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方荣刚)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