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是皖南事变新四军将士殉难50周年,省委、省政府在泾县兴建了皖南事变烈士陵园,并于1991年1月正式对外开放。皖南事变烈士陵园占地157亩,建筑面积近3万平方米,园内安葬烈士732名,建有主碑广场、革命烈士纪念塔、英烈事迹陈列馆、烈士墓区等,是国家级烈士纪念场所。
讲好新四军故事 争当行业先锋
“千古奇冤、江南一叶”,皖南事变的悲壮故事吸引了无数人走进陵园,凭吊瞻仰,重温历史,激发奋斗创业的精气神。
开园30多年来,皖南事变烈士陵园先后被列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先后荣获安徽省第三至第八届文明单位、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安徽省民政系统行风建设示范单位、全国民政系统行风建设示范单位、全国文明优抚事业单位等荣誉称号。
如今,皖南事变烈士陵园不仅仅是泾川大地上独特的红色符号,也是全国烈士褒扬事业中一道独特的风景。
创新缅怀方式 夯实线上阵地
文明祭扫、缅怀先烈,为进一步发挥烈士陵园作用,更广泛传播革命烈士的崇高精神,皖南事变烈士陵园创新祭扫方式,以鲜活的网页、先进的技术,努力提倡线上祭扫新风尚。
2022年,皖南事变烈士陵园积极参与由共青团中央宣传部、退役军人事务部宣传中心联合全国多地英雄烈士纪念设施开展的“清明祭英烈”主题慢直播纪念活动,引导社会各界学习、传承红色基因和先烈精神,在全社会营造缅怀先烈、崇尚英雄的氛围。
与此同时,皖南事变烈士陵园还入选了2021年度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库(一期)红色基因库建设试点单位,筹备建设网上展馆,致力打造红色数字、智慧陵园,让红色文化“活起来”。随着知名度和美誉度的上升,该园着力加强自身建设,配齐配强人才队伍,调整财政供给体制,认真组织开展讲解员培训等,用情塑造“国家级”烈士纪念设施新形象。
以项目为抓手 致力打造“国家级”
近年来,泾县退役军人事务局主动作为,以项目为抓手,奋力推动陵园提质改造,进一步发挥国家级烈士纪念设施教育主阵地作用。
2022年积极申报皖南事变烈士陵园改造提升项目并争取中央兜底线项目资金800万元、争取“2021年度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补助资金改陈布展补助”资金615万元、争取地方政府以发债方式投资4000余万元,分别对皖南事变烈士陵园内道路等基础设施进行提升;新建接待中心、英烈墙、红色书吧;对史料陈列馆进行全面改陈的大纲已获得中宣部批准。项目总投资约5450万元,目前,项目正在有序推进中。
同时,加强对烈士墓区整修力度,按照字迹清晰、碑文完整等要求,对墓区内烈士墓碑进行更换整修;主碑纪念广场等20余个项目纳入“十四五”项目库;按照国家一流的标准,启动皖南事变烈士陵园总体规划设计工作,努力把皖南事变烈士陵园建设成为当今名胜、未来古迹。
新时期新形象新名片,泾县将更加用心用情用力,擦亮“国家级”烈士纪念设施新名片,努力讲好新四军故事,传播新四军文化,让红色血脉在泾川大地赓续绵延,用红色精神推动县域崛起赶超,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铸魂。(王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