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位于黄山脚下的富溪乡。风景旖旎的大黄山,是哺育我长大的“母亲”,也是我矢志奉献一生的地方。
1990年,我结束近5年的卫生兵生涯回到家乡。当时正值黄山风景区森林防火员招聘,我毫不犹豫地报了名。认真学习防火器材使用要领,刻苦钻研森林防火业务技能,积极参加体能锻炼……作为黄山的“儿子”,从走上工作岗位第一天起,我就下定决心扎根山林,守好黄山的满目苍翠,守好“家”。
在郁郁葱葱的山林中巡查,特别考验森林防火员的“火眼金睛”。哪怕一个遗落山间的玻璃瓶,恶劣天气中被雷电击中,都可能引发山火。为了杜绝安全隐患,平日里,我和队友们不仅要在人流量大的地方开展巡查,更要常常爬山钻林,到人迹罕至的深山中搜寻。“站一点看一片,走一片看全面”,隐蔽在落叶间的杂物、通信线路故障,我们总能非常敏锐地发现。
与巡查工作相伴的是各种各样的危险:磕磕碰碰、擦伤摔倒,对同事们来说是“家常便饭”;险峻的山路、突如其来的毒蛇,总是让大家胆战心惊。同事们遇到擦伤磕碰时,我总是自告奋勇当起“卫生员”,主动帮他们处理伤口。每当大家为我的快速的反应能力、娴熟的救护手法点赞时,我在心里为自己感到高兴。在另一个“战场”,我依然是“战友”们信赖的“卫生兵”。
轻伤不下火线,在我们看来,平日里的擦伤磕碰其实都不算啥。然而,山林的变幻无常,在许多时候让我们猝不及防。在前不久的一次攀岩巡查中,我不小心脚下打滑,右手被树枝划破,顿时鲜血直流。到医院缝了7针后,我的伤情基本稳定。大家劝我好好休息,可眼下正值森林火灾高发期,我还是选择回到岗位上。黄山就是我的家,人在岗位上,心里就踏实。
常年在潮湿的环境中巡查,风湿性关节炎是我们这里最常见的“职业病”。然而,伤痛总是主动让位于不期而至的火情。2012年7月,我正带着队员开展业务集中培训,景区外围突发雷击火情。接到扑救命令后,我拖着风湿伤痛了一个多月的双腿,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扑救。说来也怪,当时我只想着尽快扑灭火情,仿佛忘记了疼痛。也许,这种义无反顾是一名老兵刻在骨子里的本能。
多年来,我始终扎根基层偏远站点,巡查足迹踏遍黄山和黄山外围的每条山路,每道山峰。令我感到高兴的是,随着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乱扔杂物、烟头的现象越来越少,游客的安全防火意识越来越强。每当我站在景区游道上,听到游客称赞美丽黄山时,都从心底感到由衷的自豪。
32载时光倏忽而过,如今,我的两鬓也开始爬上白发。为了黄山广袤山林千重绿,我这个黄山的“儿子”,苦点累点都不算啥。(刘静文 黄亚明)
来源:中国国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