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一套不足100平米的回迁房,众姐弟差一点对簿公堂。近日,合肥市包河区同安街道成功调解了这起涉及6个子女的遗产纠纷案,也挽回了一份即将破裂的亲情。
Z某和前妻育有5个子女(乙丙丁戊己),1968年前妻去世后,通过单位分配获得一套房屋,并于1984年与K再婚。甲系K和前夫的女儿,且Z和K再婚时,6个子女均已成年。2013年7月,Z单位分配的房屋被拆迁。Z和K先后于2013年、2018年去世。2018年12月20日,甲、乙、丙、丁、戊、己签订一份《回迁房安置补偿及分配协议》,现回迁安置房交付,房产证未办。房屋交付至今,甲一直将其独占并对外出租,出租收益全部归甲所有。
理清案件细节后,同安街道信访、司法等部门组织了第一次调解。对于回迁房作为Z和K的共同遗产,6个子女并无异议。只是在具体的继承份额方面,甲和其他5个子女在此次调解中一直没有达成一致。后来甲表示她有一份K书写的公证遗嘱,内容为回迁安置房全部产权由甲继承,并且声明她已聘请律师,准备通过诉讼渠道解决纠纷。
在经过详细沟通后,同安信访矛盾调处中心确认Z去世时并未留下遗嘱。虽然甲有K的公证遗嘱,但是K处分了不属于自己的财产,属于无权处分,故该回迁安置房的产权不归甲独有。如何帮助众子女化解矛盾,避免亲人之间反目成仇?同安街道再次向Z家子女提供帮助,调解员注重情法并融,坚持以和为贵的理念,宣传相关的法律法规,引导双方拿出有针对性、可操作的解决方案,尽量不破坏家族情谊。在第二次调解下,甲和Z家其他子女终于达成协议。为确保彻底化解纠纷,在工作人员的多方动员下,戊同意以现金的方式一次性购买该房屋,最终甲顺利拿到了属于自己份额的现金。至此这起遗产继承纠纷得到了完满解决。
“真是太感谢你们了!”案件调解完成后,Z家六子女纷纷感谢调解员的辛勤付出。在此,包河区同安街道信访调处中心和司法所也真诚地呼吁:司法诉讼既伤一家人的和气,也存在反复诉讼费时费力的问题。如果大家都愿意相信人民调解,就能还自己的生活一片晴空。(童安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