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历时15个月的砀山县陵园烈士墓和烈士纪念碑升级改造完工。砀山县烈士陵园始建于1972年,目前占地 54 亩,于2012改扩建一次,经过多年风吹日晒,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墓碑破损、字体脱落、地面下陷等问题。
陵园有幸埋忠骨,革命精神永相传。为进一步铭记英雄的伟大功勋,弘扬尊崇英雄的社会风尚、赓续红色血脉,表达和传承对烈士的敬仰精神,砀山县在省退役军人事务厅的大力支持下,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关注下,对县烈士纪念设施进行修缮和维护,按照环境共生、人文精神进行改造和升级提档,实现管理维护制度化、规范化、专业化,让每一处烈士纪念设施的管护责任可督可查。
该县对陵园进行集中修缮、描红和维护,完善配套设施,提升绿化水平,同时还高标准扩建了烈士英名墙,对园内道路进行了美化、亮化和绿化。
改造后的整个烈士陵园面貌焕然一新。踏入大门,一座供人瞻仰悼念的烈士纪念丰碑高高耸立,新喷绘的19.48米高的碑体耀然生辉,“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大字闪闪发光,震憾无比。
改造后的烈士陵园侧面景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烈士陵园负责人姜春生介绍:“改造后的烈士陵园,实行专业化管理,开展人文关怀服务,通过烈士纪念设施提档升级,讲好英烈故事,努力将烈士陵园打造成为‘褒扬烈士精神、唱响民族尊严、教育引导群众’为主题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更好地传承和弘扬英烈精神。”据了解,2022年度新迁入县陵园烈士209名,其中无名烈士142名,有名烈士67名,截至目前共安葬烈士611名。
建设好的烈士英名墙长35米,宽2.3米,高4.2米,147平方米的烈士英名墙与3500平方米的纪念广场互为衬托,镌刻出青春的方阵、铭记着青春的力量,澎湃激荡、壮烈豪迈。该英名墙共收录了598位烈士的姓名和生平简介,字体整齐有序,历历在目。
据悉,砀山县共有县烈士陵园、唐寨镇烈士陵园、砀城镇王古楼烈士陵园等烈士纪念设施3处,另有李庄镇刘心智烈士墓园,程庄镇王次青烈士纪念堂,均建立了修缮和保护台账。县双拥工作委员会通过完善英烈档案,深入挖掘红色资源的思想内核和时代价值,丰富红色教育的内涵和精髓,依托烈士陵园作为爱国主义红色教育基地,大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和平勿忘先烈,幸福铭记英雄。缅怀先烈,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不忘初心,革命事业继往开来。通过推进烈士纪念设施提档升级,努力营造全社会缅怀英烈、尊崇英烈、捍卫英烈的良好社会风尚,让烈士纪念设施成为永不熄灭的精神火炬,让学习和弘扬英烈精神落地落实、见行见效。”砀山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陈东强如是说。(张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