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蚌埠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坚持党委领导、军地联动、上下合力,用三年时间集中精力,攻坚克难,用心用情用力做好军休人员移交安置工作,妥善解决了2019年底前军队离退休人员长期滞留部队的问题,共接收移交军休人员114名, 圆满完成了三年集中移交任务。
蚌埠市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做好移交安置工作,坚决做到“只要部队交得出,地方就能接得下”,建立健全组织,成立业务专班,摸清人员底数。2020年以来,连续三年召开集中移交安置工作军地联席会议,各驻蚌部队详细介绍待移交军休人员基本情况、思想动态、实际困难等具体问题,提前摸清待需求情况。统筹保障资源,蚌埠市各军休所三年累计增加7名工作人员,统筹用好全市军休服务管理机构资源,打破了传统分配安置单位,顺利完成接收任务。
针对三年集中移交安置的军休人员大多数年龄偏大,军龄偏长,在部队滞留时间较长,移交安置任务艰巨的实际,该局主动做好政策宣传,耐心开展思想工作,介绍军休所服务保障情况,打消了军休人员的顾虑。主动做好服务保障。严把档案审核关口,严格按照政策规定,认真审核个人档案、工资待遇,重点审核晋职晋衔、增资审批和计发比例等档案资料,及时督促部队补齐补正档案材料。
建立军地双方协调机制,沟通协调解决有关问题,围绕军休人员提出的工资待遇、医保政策和落户政策等方面问题,会同财政、医保、公安等部门现场答疑,依托军休所开设集体户,为暂不具备落户条件的军休人员顺利办理落户手续,解决了军休人员落户难题。
该局制定《部队军休移交工作注意事项》和《交接材料目录制式清单》,提醒部队提前整理档案、完善移交资料,改串联环节为并联推进,实行“一站式”交接,“一次性”办理。某部军休干部侯某,2017年因病退休。2020年,部队将档案移交,在审核档案中发现,其《因病丧失工作能力医学鉴定表》中患有高位截瘫。对照军休干部护理费申报条件,侯某满足发放军休干部护理费。经与部队协商,部队为其补发待移交期间护理费,同时联合部队和军休所前往侯某家中,顺利地办理了移交手续。
该局通过召开欢迎会,帮助新接收军休人员尽快融入到军休干部大家庭中,及时明确基层党组织,引导军休干部党员,始终保持革命军人政治本色。2022年新接收的军休干部盛十中,在部队身患疾病,每个月都需要去医院治疗,在移交前心存疑惑,认为回到地方医疗保障存在问题。2022年12月2日蚌埠市军休二所举办的新接收军休干部见面会上,市军休二所所长陶华宽的介绍打消了他的疑虑。“军休所的各项工作考虑得周到细致,比如公交拥军卡、手机卡、医保卡和入户介绍信一应俱全,特别是医疗就诊讲得清楚,我们听得明白,这下可以放心休养了。”军休干部盛十中说。
广泛组织新接收军休人员参与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发挥蚌埠市“一所一品牌”优势,积极引导新接收人员加入“白发志愿者”服务队、“红色宣讲团”和“军休智库”等组织,发挥余热,实现新作为。广大军休人员表示,到军休所以后,将严格落实单位的各项规定和要求,继续保持和发扬军人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自觉做到退休不褪色、离岗不离党。“作为一名军休人员,我是一名'新兵',要自觉融入军休所的大家庭,尽己所能,为社会多奉献,展示我们的良好形象。”军休人员魏连伟说。(朱永鑫 董春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