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驻地市:
当前位置: 安徽党媒云 | 老兵融>金安区
创业众人帮,稻虾鹅综合养殖效益高 ——记退役军人罗春
来源:胡小炜 2023-01-11 11:05:33 责编:纵强 胡明兵 王逸群

罗春2009年12月入伍,2017年12月退役。现为六安市赞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公司主要从事家庭农场稻虾综合养殖,皖西白鹅生态养殖及深加工。龙虾、腊鹅和板鹅远销合肥、淮南、金寨、舒城、上海、南京、广州、深圳等地,年利润80余万元。

说起创业经历,罗春感慨万千,充满了心酸、痛楚和喜悦。从部队退役后,面临未来人生规划,他踌躇满怀,有过很多美好的憧憬,也许是对家乡热土的眷恋,最后决定在家乡创业。 2018年春节过后,罗春拿出了退役后的全部积蓄流转了罗老庄村张圩组、王小庄组500亩的土地和水面,建起了一座养殖基地。

其中350亩用于稻虾综合养殖,150亩荒地和水面用于皖西大白鹅养殖。怀着满满的激情和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他的创业之路由此开始了。可是,对于刚脱下军装的罗春来说,没有人脉,没有技术,缺乏资金,创业谈何容易?第一次和父亲一起前往肥西官亭引进的1500只鹅苗,一入场就感染了大肠杆菌病毒,眼看着每天一批批死去的鹅苗,他心如刀割,愁得3天3夜没合过眼,整个人瘦了一圈。痛定思痛,他明白了一个道理:想创业,光靠激情和吃苦耐劳是不够的,靠个人的力量更是举步维艰。擦干眼泪,罗春将遇到的困境向东桥镇政府反映,镇里积极协调银行为他解决资金问题,申办了30万元创业贴息贷款,缓解了资金压力;接下来区水产局又安排他去湖北潜江学习稻虾共生养殖技术。

创业之路有爱相伴,罗春又充满了信心。不久,罗春不但走出了困境,而且还掌握了白鹅生态放养技术,开创了稻、虾、鹅综合养殖模式,实现“一田三用”,稻虾鹅共用一田。春天的时候可以养虾,5月份虾子养殖结束开始种植水稻,等到秋天水稻收割完烤田(晒田)的时候,皖西白鹅可以在上面放养。

这样,一方面可以保证白鹅是纯天然喂养;另一方面,白鹅放养过程中留下的粪便也可以起到肥水的作用,产生有益菌给小龙虾提供可口的饵料。因为稻虾共生,要求化肥、农药零使用,既降低了养殖成本,又增加了鹅虾稻的品质,产品一上市就广受欢迎,当年就实现了不错的盈利。没有品牌就难形成规模,罗春给白鹅注册了“罗家小洋”牌商标,还与市区一家食品加工厂合作进行深加工,提高农副产品的附加值。他的农场每年产白鹅5000余只,70%用于深加工。如今他的稻虾鹅综合养殖基地每年产虾约8万斤,优质的稻虾米50万斤左右,年出栏皖西大白鹅约5500只。

创业路上,不仅有党的优惠政策、政府的关爱帮扶,还有来自“家人”退役军人事务部门的温暖。2019年8月,东桥镇退役军人服务站推荐罗春参加了金安区“赢在江淮”创新创业大赛,在区、市退役军人事务部门的精心辅导下,他成功入围,获得第六名。10月中旬,金安区退役军人事务局推荐他参加安徽省退役军人创业特训营活动,赴清华大学学习企业管理、品牌建设、电子商务等,不但开拓了他的创业视野,丰富了他的创业知识,而且让他结识了各地优秀的创业者。

为确保品牌和质量,他和村里几个有一定规模的养殖户成立了 “罗益种养殖专业合作联合社”,联合社所有农副产品都制定了生产标准,实现统一品牌,统一管理,统一销售。还专门注册了网络电商平台,通过网络平台将稻虾米、小龙虾、白鹅销往北京、上海各大城市。质量上去了,销路打通了,罗春就大力鼓励乡亲们按照合作社的标准养鹅、养虾,由合作社提供鹅苗、虾苗及技术帮助,按市场价大量收购产品,带动了全村50多户从事皖西白鹅及稻虾养殖。每户每年的收益都在1万元以上。乡亲们笑了,罗春的心醉了。 (胡小炜)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