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驻地市:
当前位置: 安徽党媒云 | 老兵融>淮南
董广明: 退役老兵不“褪色” 乡村振兴勇担当
来源:朱永鑫 朱建幸 2023-02-08 12:27:17 责编:纵强 喻寒松 王逸群 实习编辑 魏学桐

董广明作为服役12年的“老兵”,现任蚌埠市五河县申集镇大董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该同志虽然离开部队多年,但依然保持军人本色,退役不“褪色”,敢于迎难而上,敢于攻坚克难,敢于啃硬骨头,得到大董村党员群众高度认可。2018年,董广明全票当选为大董村党支部书记。

任村书记4年多以来,董广明带领村“两委”和全村党员,晴天一身灰,雨天两脚泥,充分挖掘本村红色资源,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大力推行“十户一联”乡村治理机制。大董村先后荣获蚌埠市“2020年度十佳美丽乡村”、五河县“2021年度十佳环境整治村”等称号。董广明2021年光荣当选五河县第十八届人大代表。

传承红色基因,筑牢战斗堡垒

大董村是一块红色热土,1941年3月初,新四军三师九旅二十七团二营六连在五河县申集镇大董村与日伪军开战,连长桑英法带领战士们在大董村孙庄河边的臊狼窟与日伪军展开殊死搏斗,最终由于寡不敌众,全部壮烈牺牲,烈士们的鲜血染红了沱河水。

2020年,董广明带领村“两委”利用美丽乡村建设契机,深度挖掘和弘扬红色文化资源,将红色文化设置为乡村振兴底色,以红色基因凝聚振兴活力。大董村先后打造了泗五灵凤县政府旧址、臊狼窟战役遗址、红色文化民俗馆、红色文化广场等,目前正在积极申报蚌埠市红色文化教育基地。2021年以来,大董村先后承接了五河县村党组织书记培训班学员、申集镇人大代表、县内中小学校师生代表等到村参观。

作为村党支部书记,董广明认识到一支精干的村“两委”,是各项工作顺利推进的基础保证,多年来积极抓好村“两委”班子队伍建设。目前,大董村7名班子成员,平均年龄37周岁,均为大专以上学历或正在就读大专,其中退役军人3人,且7人均为2018年换届留任人员。

董广明根据个人特长和工作能力,科学明确“两委”成员责任分工。在安排1名班子成员在大厅值班的同时,董广明每天带领村“两委”入户走访,对群众关心的生产生活和急难愁盼的问题,严格落实“问题不过夜”。通过“一组一会”“十户一联”“心连心微信群”等平台,收集党员群众意见建议600余条,解决落实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436条,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和满意度大幅提高。

董广明注重加强党员队伍建设,2018年以来,党支部先后发展党员5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9名,为党组织提供了新鲜血液。董广明带头落实“三会一课”、“四议两公开”等制度,每月组织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对流动党员和年老体弱的党员,董广明坚持“微信送学”、“送学上门”,做到党员教育全覆盖。

结合“一组一会”和党员“活力”工程,经过组织讨论,大董村为14名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在党务公开栏公示他们履职情况,着力激发党员党性意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发展绿色产业,建设美丽乡村

大董村由于位置偏僻,交通不畅,以前是集体经济薄弱村。2018年以来,董广明积极争取高标准农田项目、污水处理管网、省级美丽乡村等各级财政资金上千万元,强化村级产业基础设施建设。

积极引导群众全程参与“美丽庭院”创建过程,定期召开理事成员会、户代表会,对庄内家庭进行打分评选。制定村规民约,形成户户有责、户户参与。因地制宜深入推进小菜园、小花园、小果园、小公园、小禽园“五小园”建设,庄内家家户户实行“门前三包”,引导村民与环卫工人共同将庄子的环境打扫干净整洁。

2020年,大董村在全县率先试点农业社会化服务,牵头10余家合作社探索开展秸秆打捆离田服务管理,每亩收取5元管理服务费,经验做法在全县推广。盘活村内闲置土地建设小辣椒实验基地和秸秆收储大棚,年增收达28万元。经过“十户一联”,摸排发现部分农户在外务工、土地抛荒,村集体从户下流转土地100余亩种植优质小麦和优质水稻,年增收20余万元。

在认真学习了党的二十大报告后,董广明认识到,大董村想进一步发展,就要充分挖掘利用红色资源,不仅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相传,也为乡村振兴赋能。董广明积极谋划,以红色文化民俗馆、生活馆、农耕馆、遗址广场等为依托,借助镇内黄李、莫圩、彭集等村开展国家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项目。下一步探索发展红色文化旅游。建造臊狼窟战斗遗址,打造红色观光旅游带。

该村争取上级资金开展低洼地带改造,种植100亩莲藕,“采莲节”;在沱河大坝以北建码头,购买游艇,在沱河上开展水上观光。购买3—5个观光车,打造旅游观光路线:以村部为起点,沿着大董遗地广场、红色文化馆、沱河大坝、沱河、关咀大桥、白夏路,形成大董半日游。动员本村能人返乡建设农家乐、民宿、田园农家,围绕沱湖螃蟹、小龙虾、芡实、菱角等本土产品打造农家风味、独特美食;主动承接民俗文化相关节庆活动,举办“荷花节”“采菱节”等特色活动,联系本镇网红依托抖音、快手等平台加大宣传推介,增加本村影响力。项目一旦实施,预期每年可增加村集体收入近百万元。

坚持党建引领,打造平安村庄

2020年,突入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董广明进一步认识到了党建引领的重大意义。2021年以来,董广明在镇党委的指导下,结合本村实践,积极探索以“一组一会”+“十户一联”模式,有效打通党组织联系群众“最后一公里”。2022年疫情防控期间,大董村通过“十户一联”,团结带领村干部和老党员、退役老兵坚守在防疫一线,指导群众落实防控措施,帮助群众购买物资、买药看病。

2020年以来,董广明带领村“两委”和党员,按照“生态宜居村庄美、兴业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的要求,结合省级美丽乡村建设和人居环境整治,先行示范带动,引领广大家庭积极投身“美丽庭院”创建工作实践。

在镇党委指导下,大董村先行试点“专职理事长”和“三事分流”,从热心村内事务、群众认可度高、责任心强的党员中,择优挑选1名同志担任村民理事会专职理事长配合开展工作。目前,大董村内小事都先由专职理事长解决,专职理事长无法解决,上报村内解决;邻里闹矛盾,专职理事长先去了解情况,做工作,做不通的再配合村干部一起上门解决。大董村村民理事会成立至今,共收集群众意见建议700余条,解决各类矛盾纠纷30余起,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作为一名‘兵支书′,努力让家乡父老发家致富,认真履行党组织书记各项职责任务,团结带领村民把大董村逐渐转变成一个组织有力、发展有效、群众满意的乡村振兴示范村,这是我的誓言,更是我前进的方向。”董广明说。(朱永鑫 朱建幸)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