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市裕安区开展“四项行动” 加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
来源: 万越豪 张杨 2023-02-13 14:28:17 责编: 陈亮

为进一步加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六安市裕安区围绕“谁负责、怎么建、起作用、优保障”四个方面,开展“强基固本、提质赋能、凝‘新’聚力、‘裕’新于成”四项行动,扎实推动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

开展“强基固本”行动,完善组织体系建设。常态化摸排。开展“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大排查,行业主管部门通过大数据比对,属地党组织利用网格化管理优势,组织156名党建工作指导员和2400余名专(兼)职网格员通过实地走访、查阅资料等方式,全面摸清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员底数。常态化组建。对具备条件的,采取单独建、选派建、联合建、区域建4种模式,组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组织;对暂不具备条件的,通过选派党建指导员、建立群团组织等方式,实现党的工作覆盖。截至目前,全区共摸排新就业群体党员75名,成立新业态党组织7个、群团组织10个。常态化管理。按照“工委抓总、行业负责、部门联动、街道兜底”模式,压实行业主管部门抓党建与抓业务双重责任,在区市场监管局成立综合党委1个,将党委履职情况纳入年度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推动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考核。

开展“提质赋能”行动,促进行业健康发展。探索开展“党员+”融合教育。运用“互联网+”等灵活多样的手段,扎实开展“10分钟微课堂”“岗前微谈话、支部微党课、每日微推送”等活动,着力提升党员队伍整体素质。通过裕安先锋网、裕安发布等平台定期推送学习“资料包”30余份,让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员随时随地学习党的新思想、新理论,努力提高党员参与度和覆盖率,从而达到真学、真懂、真用的效果。探索新业态新就业群体企业与村(社区)党建联建。依托线上视频、远教站点,联合开展“云会议”13场,把党的组织生活接到云端、搬到网上。企业和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围绕政治理论、红色故事等主题,以视频、图片、文字等形式开展“云上微党课”12场,50余名党员通过线上联通、云端互动,实时了解组织动态,在线参加组织生活。

开展“凝新聚力”行动,推动融入基层治理。引导发挥示范作用。按照“组织生活规范、活动内容丰富、品牌特色鲜明、示范带动突出”标准,开展党建示范点培育活动,形成“一领域一特色、一支部一品牌”。组建“党员突击队”,设立“党员先锋岗”,划定“党员责任区”,动员50余名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员佩戴党徽上岗服务。引导参与基层治理。探索建立“一对多”报到机制,推动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到居住地和工作地社区报到。广泛开展“顺手公益”活动,号召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员从“服务对象”转变为“流动网格员”,充当城市的“小巷管家”,主动融入社区治理大格局。截至目前,通过“随手拍”“随手记”等方式,上传露天垃圾、乱堆乱放、井盖错位等问题40余个,形成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参与社区治理的良性反馈机制。

开展“‘裕’新于成”行动,持续优化关爱服务。拓展暖“新”红色阵地。构建“街道社区+服务站点+企业商户”三级服务阵地,打造集教育培训、公益直播等功能于一体的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群服务中心。依托先锋骑手驿站、小区党群服务站、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现有场所,免费提供遮风避雨、避暑取暖、饮水休息、医药急救、即时充电、红色代办等“一站式服务”,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提供“冷可取暖、热可纳凉、渴能喝水、累能歇脚”的“暖新加油站”。开展温“新”关爱行动。联合区总工会、区卫健委等部门,开展送思想文化、送身心健康、送平安保障、送温暖关爱、送技能提升“五送”活动3次。定制“节日关爱大礼包”,帮助解决劳动权益维护、子女日常看护、个人免费体检等急难愁盼问题40余件,将组织关怀送到新业态新就业群体身边手上。(万越豪 张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