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驻地市:
当前位置: 安徽党媒云 | 老兵融>金安区
施桥镇“兵支书”谢申文:乡村振兴的领头雁
来源:胡小炜 2023-02-17 14:58:27 责编:纵强 胡明兵 王逸群 实习编辑 魏学桐

谢申文出生于六安市金安区施桥镇,1984年10月参军入伍,1989年11月退役。退役后谢申文始终保持军人本色,以坚定执着的信念,炽热的爱民情怀,积极投身家乡经济建设大潮中,一门心思带领村民建设家乡,发展经济,把一个贫穷落后的行政村变成富裕、文明、美丽的新农村。

1984年10月,谢申文凭着对火热军营的向往,毅然穿上了心爱的绿军装,成为一名光荣的海防战士。服役期间,他认真遵守部队的规章制度和条令条例,严格自我要求,不怕困难,积极进取,尊重领导,团结同志,爱岗敬业,勤学苦练,屡创佳绩,得到了领导和战友们的一致肯定,多次被评为“优秀士兵”“优秀学员”“训练标兵”,荣获三等功1次,嘉奖4次,并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部队火热的大熔炉不仅强健了他的体质,还坚定了他的理想信念,更炼就了他雷历风行、敢作敢当的良好品质,为他日后的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自1990年3月任职村干部以来,在34年的风风雨雨中,谢申文正是凭着部队积累的宝贵财富,红心向党不变色,心系群众讲奉献,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获得群众和政府的高度肯定。他2004年被金安区政府评为“三个文明建设”先进个人;2011年10月被评为“创先争优基石工程”优秀村居干部;2004年获得施桥镇招商引资先进个人;25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28次被评为“优秀村干部”。2000年当选金安区第一届人大代表。

退役回乡后,因为父亲体弱多病,干不了体力活,还有两个弟弟在读书,家庭收入很微薄,生活十分艰难,母亲希望他外出打工挣钱,撑起家庭重担。谢申文点了点头却又摇了摇头。部队驻地的繁荣景象与家乡贫穷落后的巨大反差,深深刺痛了他。他当即和母亲说,自己要立志当一名村干部,改变家乡贫穷落后的面貌,带领村民共同致富。恰巧村两委换届,因为他稳重实在,较顺利地进入了村民委员会,并很快担任了村党支部书记。

当时这个村没有通电,道路坑洼不平,没有集体经济,村民大部分都窝在家里,靠一亩三分地过日子,可以说是穷得丁当响。谢申文担任村支书后,第一件事就是为村民通电。他走村串户做大家思想工作,想办法筹钱筹物资,用时三个多月时间,谢申文瘦了一圈,却让全村家家户户通上了电,在当时的施桥乡出了个头彩,所在村成为全乡的明星村。

电通了,可是村里大小道路坑洼不平,交通十分不便。谢申文带领村民再次想方设法筹集资金,用时2年时间,利用农闲将村里大大小小的道路全部进行整修,兴修成机耕路32公里,大大方便了村民的出行。接下来,谢申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利用七十铺村地理位置及气候条件,成立农业合作社,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共种植金安脆桃1200亩,建成生猪养殖基地4处,年出栏生猪6000头,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37万余元。

在谢申文团队和村民们30多年的不懈奋斗下,如今的七十铺村招商引进了凯旋建材厂、永红路灯厂和粮食烘干厂,贫穷落后的面貌已荡然无存,一跃变为全镇的美丽乡村,成了施桥镇的一张亮丽名片,映入人们眼帘的便是:清山绿水美如画,工农结合兴万家,粉墙黛瓦风吹枊,幸福欢歌伴荷花。

2022年4月六安新冠肺炎疫情封控期间,该村大榜组居民刘本翠找到谢申文,反应因疫情封路,她去不了六安进行血透,十分着急。谢申文推掉手头的活,立即找镇政府主要领导汇报,提出具体解决方案,马上摸排类似人员,最终成功帮助三位需要做透析的村民免费接送去医院。还是这次新冠肺炎疫情,种粮大户枞阳人徐二林,焦急地给谢申文打电话,说下种子的时间已到,因为道路封控,无法过来,请求谢申文尽快帮他协调通行证。

当时道路封控很严,协调通行证谈何容易?可谢申文明白,如果种粮大户不能在4月10日前赶到,白院组180亩耕田将措失播种良机,损失可想而知。但当时通行证还没有规范,该找谁?怎门开?情急之下,谢申文征得镇主要领导同意后,直接带上防疫工作证,到舒城卡口接回了等待多时的徐二林,徐二林见到谢申文,一个劲的致谢,直夸他是有担当的好书记。

谢申文照顾村里姜家好老人的事迹更被当地传为佳话。姜家好患有重度肢体残疾,系村里的五保户,吃住都在狭小的床上,一度对生活失去了信心。谢申文看在眼里,痛在心上。考虑到姜家好不愿意去敬老院生活,谢申文首先帮他申请了轮椅,安排人员专门照料,让他能见到外面的世界。谢申文自掏腰包购买柴米油盐等生活必需品定期看望老人家,帮他搞卫生,洗衣服,陪他聊天说话,真正把他当成亲人,多年如一日,不管刮风下雨,从未间断。在谢申文的关心帮助下,姜家好的身体和精神状态越来越好,常常笑容满面。(胡小炜)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