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驻地市:
当前位置: 安徽党媒云 | 老兵融>金安区
下岗筑造创业梦 致富不忘家乡情 —— 记六安市博优工艺品经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拥军
来源:胡小炜 2023-02-23 08:56:40 责编:纵强 胡明兵 王逸群 实习编辑 刘静雯

位于大别山北麓的六安市金安区施桥镇,有这样一位退役军人,因机构改革下岗分流后,他不抱怨,不气馁,咬定目标,艰苦创业,打拼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他就是六安市博优工艺品经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拥军。

出生于军人世家的陈拥军,从小就立志参军报国,1993年12月,意气风发的陈拥军终于穿上向往已久的绿军装,成为原南京军区炮兵第三旅某部的一名炮兵战士。服役期间,他刻苦训练,严守纪律,历任连队战士、班长,代理排长等职务,多次受到部队嘉奖,被评为优秀士兵、优秀炮长。1996年12月,陈拥军光荣退役,因符合政府安排工作条件,1998年1月被安置到金安区施桥镇计生办工作,2004年6月响应乡镇机构改革号召,下岗分流。

从零开始寻发展 勇立潮头开新局

刚分流下岗时,陈拥军感到很迷茫,没有一技之长、没有资金,接下来干什么、怎么干?找不到方向的他十分苦恼,甚至一度沉沦堕落。痛定思痛后,他终于意识到,自己曾经是一名军人,于是他重新振作起来,决心从头做起,开创新征程。通过多维度的市场考察,陈拥军决定在六安城区开个小门店,在一通紧锣密鼓的忙碌后,2005年8月,六安市盛唐工艺品经营部终于开业了。

然而,由于他缺乏经商经验,加上市场竞争激烈,前2年他基本上没有赚到钱,家属劝他赶紧放弃,改弦更张,可陈拥军骨子里军人那种不服输的倔劲又占据了上风,他一边开导劝说妻子,一边查找不足,请教他人,虚心学习,终于悟出了很多诀窍。接下来,陈拥军通过细致认真的市场考察,改变了经营策略,他重新选择经营场地,更新经销产品种类,打破传统营销模式,采取积分换购等新兴经营理念,一套组合拳下来,陈拥军终于打开了营销市场,销售额逐月攀升,回头客越来越多,信誉度越来越好,当年的营业收入就达到了50余万元,净利润10余万元,直把夫妻俩高兴得合不拢嘴。

面对来之不易的成绩,陈拥军没有心满意足,而是把目光投入到更大的舞台上。2020年11月,陈拥军瞅准时机,又成立了六安市博优工艺品经销有限公司,公司业务规模辐射六安市四县三区,从最初的零售经营,拓展到现在的零售、批发、个性化订制,产品满足各类客群需求,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如今,除了博优工艺品经销有限公司外,陈拥军还拥有4间连锁门面,共吸纳26人就业,营业额也一度达到400余万元。从一窍不通的机关下岗人员到小有名气的经商能手的华丽转变,陈拥军只用了8年时间,不得不令人叹服。

联防联控显情怀 模范作用耀光芒

创业成功的陈拥军时刻谨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是一名退役军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不断鞭策着他弘扬正能量,回报社会和人民。

2022年4月初,六安发生了新冠肺炎疫情后,城区实行静态管控,所有经营店面关门歇业,公司经营受到重创。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陈拥军没有抱怨,更没有退缩,而是第一时间主动到社区报到,积极参与到疫情防控工作。走访排查,环境消杀,防疫卡点执勤,核酸检测现场的秩序维护,最忙碌的地方总会出现陈拥军的身影,他每天奋战14个小时,回到家中连话都不想说,一干就是40余天,可他无怨无悔,看到疫情得到控制,陈拥军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妻子看他瘦了一圈,心疼不已,可他却以微笑面对。

此外,陈拥军还采购了一次性外科口罩1万只,矿泉水50箱,方便面50箱送到疫情防控执勤点,同时动员公司员工一起抗疫,得到员工的积极响应,为抗疫胜利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充分体现了一名退役老兵的责任担当和共产党员的模范表率作用。

本色不改为人民 致富不忘拥军情

陈拥军常说:“我为祖国站了三年岗,别人为我站了一辈子。”陈拥军对军人的那种特殊情感非平常人所能理解,在这种情感的驱使下,陈拥军坚持公司招聘新员工时优先录用退役军人,并在公司内部推行金秋助学行动,设立助学金,员工子女当年考上大学的,均给予不同金额的学费补助:大专1000元,本科或研究生2000元,退役军人子女再加2000元,把温暖送到了员工心中。

不仅如此,每年“八一”前夕,陈拥军都要带上肉、蛋、家禽、牛奶、水果等到当地部队进行慰问,充分彰显拥军情怀。

军魂永恒,本色依旧。陈拥军正以中国退役军人的崭新姿态昂首阔步在现代化建设的征程上,谱写了一曲催人奋进的战歌。(胡小炜)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