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下军装,脱不掉的是军魂;放下钢枪,放不下的是初心。尽管已经卸下戎装,但是他依然保留着军人“对党忠诚、爱国敬业、甘于奉献、吃苦耐劳、勇挑重担”的优秀品格。他就是现任霍邱县矿区应急救援中心大队长胡克浩。
胡克浩同志2006年入伍,2011年退役,目前在霍邱县应急救援队工作。自参加救援工作以来,他凭着过硬的素质、刻苦的训练和顽强的作风,从一名普通队员一步步干到队长,先后被霍邱县矿区应急救援中心四次推选参加安徽省应急管理厅举办的全省技术救援大比武。共获得综合第一名2次、第二名1次、军事队列第一名2次、体能第二名2次,同时荣获安徽省“青年技术能手”荣誉称号。
2018年7月,刘塘坊矿业发生冒顶片帮事故,有两名群众被困,生死不明。接警后,胡克浩带领小队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到达现场后发现大量的碎石把事故巷道点掩埋,现场条件十分有限,须徒手进行搬运、清除石块。为争取时间,他未休息过一次。最终历经7个小时的紧张救援,把遇难者成功运出井口后,他一口气喝完一瓶水,累瘫在救援车上。
2020年2月,疫情悄然而至,霍邱县周集镇突发聚集性疫情,接该县人武部指令,霍邱县矿区应急救援中心对该镇疫情区域展开地毯式消杀工作。作为队长,胡克浩带领队员主动去感染风险最大的区域进行环境卫生消毒,最终在无一人感染新冠的情况下,圆满完成了任务。
2020年7月,在安徽特大洪水救援中,该县曹庙镇胡台村和双红村受灾最为严重,房屋被淹,人员被困。接到相关单位请求后,胡克浩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在听说灾区有很多小孩和行动不便的老人时,他主动请缨并迅速组织先锋突击队,身先士卒、深入灾区,驾驶着冲锋舟在陌生复杂的水域中摸索前进。在搜救受灾群众任务中,他会一边安抚群众的情绪,一边指挥队友有序开展救援工作。因为长时间泡在水里,并且进行高强度的救援任务导致他旧疾复发。虽然腹部痉挛,疼痛难忍,但他依然咬牙坚持,继续往返于灾区。在一次搜救途中,救援队发现有多名群众被困在堆满杂物的房间内。来不及思考,胡克浩迅速将救援绳索系在腰间,跳入水中,徒手扒开杂物,背起受困人员,将其安置好后,才发现双手已被杂物割开,鲜血直流,但他毫不在意,拿水冲了冲,继续搜寻被困群众,直至这一区域任务完成。他来不及休整,连夜转战至临淮岗姜塘湖蓄洪区进行下一场水上救援,夜间的湖面搜救,困难重重,危险性大,他总是第一个跑向冲锋舟。此次救援持续2周,胡克浩驾驶冲锋舟往返灾区50余次,转移救助受困群众约600余人。此外,在霍邱县临淮岗汛情抗洪期间,胡克浩救人的场景被中央电视台“新闻直播间”栏目进行了播报。
2020年11月,白庙下店村中一辆挖机在施工作业时不慎滑落水中,挖机师傅不仅腿部被牢牢压住,下颚以下位置也全部被水淹没,处于半昏迷状态,随时有窒息的危险。面对如此紧急的情况,胡克浩奋不顾身地跳入冰冷的水中,用自己的身体支撑着被困者的头部,助其露出水面,这一撑就是一个半小时。最终,被困者被成功救出。
在这十几年的救援工作中,胡克浩同志共参与矿难救援5次、森林灭火32次、居民火灾灭火29次、水上救援2次、交通救援15次、其他社会救援26次。救出遇险人员130余人,转移受灾群众900余人,扑灭着火面积约130公顷,挽回经济损失约780万元。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优秀退役军人“退役不褪志、永葆军人本色”的初心品质。他始终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托在手里,放在心里,用真心、真情、苦干、实干践行着社会责任,展现了军人融入血脉、浸入骨髓的奉献精神。(付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