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川镇:守护好农民心中的避风港“宅基地”
来源: 吴基海 2023-02-28 09:41:57 责编: 何兰

宅基地同耕地红线,是农民返乡的根,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面对金融危机、新冠疫情等危机冲击,保障数亿农民耕有其田,居有其所,是保障社会和谐稳定的底气。泾县泾川镇农民建房管理办公室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制定的 《泾县农村宅基地审批和建房管理工作细则》,扎实推进农民建房管理工作,切实改善全镇农民的居住环境。

地域宽广,责任重大。泾川镇2022年发放宅基地批准书128户,全年度收到农民建房申请255户,并已同泾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泾县农民建房管理办公室、泾川镇自然资源和规划管理中心所全部完成现场勘察。其中230户经初步审查,符合建房资质,25户因拟建房位置土地性质不符合要求、不满足相关规划、在本年度征迁范围内、户口性质不满足,一户多宅等原因不符合建房资质。230户中,有128户材料完备,手续手续,完成宅基地批准书发放,其余大多因未提交建筑方案,少数因需额外提交包括扬子鳄保护站意见、林业部门意见、交通部门意见、高铁办意见、缺乏拆迁安置协议等材料,暂时无法审批。还有部分因常年打工在外、经济拮据、面积缩小等原因放弃建房申请。

业务专业化。泾川镇农民建房管理办公室成立于2019年机关单位机构职能改革后,在建房审批工作中缺乏相关经验。一方面镇农房办多次邀请相关部门,共同开展农民建房联合会议,相互沟通反馈,形成高效、成熟的建房审批机制;另一方面镇农房办积极开展村居业务人员培训会,通过多媒体图文并茂、提供纸质模板、制定细节清单等方式,帮助村居快速入手,就农民建房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一一解答。

简化程序,严格审批。泾川镇农民建房管理办公室同相关部门积极协调,取消申请阶段中一些不必要的材料办理,只保留了足以判断建房资质的材料,避免了繁琐冗长的手续,节约农户时间,让农户少跑腿;取消了一些缺乏合理性的要求,如农民地区危房鉴定报告的出具,避免增加农户经济负担;面对出现的新问题,提前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避免出现农民前往办理时,相关单位不知情,不办理,如是否在本年度征迁计划范围内的证明。同时,镇农房办不断完善,规范建房审批材料,积极了解认识其他部门需要的建房材料,提前与农户沟通,争取在镇农房一级梳理清晰其他部门所需的材料,一次性与农户说清楚,并告知相关材料如何办理,如户口性质证明,砂石购买申请。

加强批后管理。实行四到场制度。在现场勘察、放样验线、中途施工、竣工验收过程中,由申请农户向村居提交申请,村居再通知镇农房办来现场核验。避免出现旧屋不拆或保留一部分、保留或新建偏杂房等问题的出现。确保农户按照审批位置和面积建房。确保土地合理、规范使用。(吴基海)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