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市南陵县工山镇象山村位于工山镇西南方向,地理位置相对偏远,交通不便,经济落后,曾连续更换了5位书记,一直戴着“软弱涣散村”的帽子,本土人才不愿回村,一直没有合适的“领头雁”。2021年7月,象山村来了新书记杨银生,他是象山的邻村童村人,因为长期服务于基层,劳累过度,年纪轻轻就满头白发,他索性就剃了光头,后来大家都亲切地唤他“光头书记”。
杨银生是一名退役军人,1996年12月他复员回到家乡,本着一颗奉献的心带富一方,投身家乡当农民,承包一片茶场经营茶叶。由于他善于学习善于钻研,茶叶长势好产量高,当年就产生可观收益,同时带动村民务工增加收入。1999年3月,在村委会换届选举中,他被群众推选为童村村委会委员。在基层服务群众的岗位上,他一干就是5年,把军人的热血与热情洒在农村的土地上。
由于个人原因,2004年他辞去村委会的工作,怀揣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奔赴上海。在这个繁华的大都市处处充满商机,他经营一家日杂店,不管在哪里,他始终以军人的作风严格要求自己,以党员的身份约束自己,他的诚信经营赢得附近居民一片赞誉,业务群体辐射多个区域。他赚得第一桶金,在上海买了房、买了车,生活过得有声有色,但他对家乡始终有一份眷念、一份割舍不下的情怀。特别近几年来,国家对“三农”的重视,建设新农村的抱负在心里滋生,回到家乡去,回报桑梓的念头与日俱增。
2008年应童村党组织的要求,他不顾家人的反对,毅然放弃上海的优越条件,再次站在生他养他的这片热土上。而此时,他已过而立之年,经过几年的历练,他已褪去往日的稚气,积蓄着一股力量正欲喷薄,带领村民致富是他的信念。
在童村村委会工作中,他负责村内土地流转、烟草发展、综治维稳、矛盾调解、农林水、民兵等相关工作,主抓经济发展。农民要富产业发展是第一要素,经村“两委”商议,因地制宜引进烟叶种植,但是受小农思想的束缚,村民发展意识还比较淡薄,经过他多方协调,当年就流转450亩土地种植烟草。在当时这是一种新兴产业,村民都在观望中,他个人主动拿出3万元与农户签订协议承包100亩土地种植烟草,在他的带动下大家终于放心了。当年烟草就返税8万元,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村民尝到了甜头,纷纷加入了发展产业的行列中来,到2013年就完成了2200亩土地流转,有种植大豆、水稻、油菜等经济作物,其中烟草900亩。到2020年,童村集体经济稳居60万元,位列工山镇经济强村之一。
2020年7月,经组织安排,杨银生到象山村任村党总支书记,2021年12月换届,经村民推选他任象山村委会主任,实现“一肩挑”。在新的环境、新的岗位,他发挥“领头雁”作用,着力推进乡村振兴,带领群众致富。
“脱了军装还是兵”,他依然保持军人的一贯作风,办事雷厉风行。他走村串户,与村内老党员、老乡贤交谈,与种植大户探讨,与村民商量,他用脚步丈量村里的每条道,每个坎,很快村情村貌便了然于心。经过他充分调研村“两委”集体研究后,他决定扩大烟草种植面积,立足实际谋发展。2021年新引进一名烟农,烟草种植面积发展到450亩,当年烟草返税就有23万元,村集体经济达60万元,象山村也被评为“县集体经济先进村”。
杨银生一身正气,果敢担当,有魄力。2022年政府推行学习“烟台经验”成立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发展新型集体经济,陌生的思路,大家都在观望,而他毫不犹豫响应号召率先成立向山村农业发展专业合作社,流转农田进行稻虾共养;召集村内能人成立工程队,承接公益性项目,当年承接荷花村民组人居环境提升项目、卫生厕所整改项目、“一事一议”路建设项目,收入超74万元,带动村内30多人就业。他敢想敢做,有头脑有方法,充分发挥“领头雁”作用,带领村民走强村富民之路,同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90万元。在工山镇2022年度考核中,象山村跃居第二名,这是从未有过的成绩。
他用身体力行诠释了爱岗敬业的定义,也用真诚奉献赢得群众的支持。2022年汛期,尹象河水暴涨,一名外村的老人骑着电动三轮车强行通过漫溢的桥面,被洪水冲倒在河边。杨银生接到消息,立马联系附近的村民,带着大家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他不顾河水湍急,和大家齐心协力救落水老人安全上岸,电瓶车也被拉上来。因为他的果断,勇敢,没有人员伤亡,没有财产损失。
在工作中,有艰辛,有喜悦,有同事的支持,有组织的肯定,他也在不断成长,多次被评为“县优秀共产党员”“镇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村干部”,连续14年镇年度考核为优秀等次,还曾当选为第十六届县人大代表,2019年获得县劳动模范的光荣称号。
回顾来时路,他后悔脱下军装,但从不后悔返乡服务群众。虽然脱下绿色军装,却从未褪去军人本色,他一如既往保持初心,把满腔热情洒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乔华武 刘斌 张小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