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池区、埇桥区两地退役军人工作者在时彩云家中聆听老人诉说烈士生前故事
“时永干烈士已安葬!感谢你们的热情帮助。”3月2日晚,收到宿州市埇桥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发来的一条微信后,池州市贵池区退役军人事务局拥军褒扬科负责人方言康心头一热。两年来,经过两地退役军人事务部门的通力合作,终于让烈士魂归故里,与亲人“团聚”。
据了解,时永干烈士系今宿州市埇桥区解集镇云光村人,1964年入伍,服役于当时驻防池州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1968年春,时永干在一次执行军事行动任务途中不幸身亡,被评为烈士。由于当时交通不便、路途遥远,部队将时永干安葬在贵池区梅龙街道双湖村附近的一座山上。
两年前,贵池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在开展散葬烈士墓摸排工作中发现了时永干烈士墓。前往寻访的方言康和该区梅龙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工作人员章磊等人,经过比对墓碑上的字迹,核准了烈士姓名、牺牲时间、籍贯以及所属部队等信息,并对烈士墓就地保护起来。出于尊崇英烈和职责所系,方言康等人当时便在心里暗下决心:“一定要替烈士找到亲人!”
发现烈士墓不久后,贵池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安排方言康、章磊等人驱车奔赴千里之遥的宿州市,开始为烈士寻亲。由于时隔多年,烈士墓碑上印刻的地名发生了变化,给寻亲带来很大难度。抵达宿州后,方言康等人首先来到当地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在他们的帮助下,方言康等人判断烈士籍贯可能为埇桥区,于是又马不停蹄赶往埇桥区。经埇桥区退役军人事务局进一步核对确认,时永干烈士为该区解集镇云光村人。这个消息让方言康等人兴奋不已,浑然忘却了长途奔波的疲乏。
临近傍晚,埇桥区下起了瓢泼大雨,但丝毫阻挡不住方言康等人为烈士寻亲的脚步。他们和当地退役军人事务部门有关人员经过多方打听,终于在解集镇时窑村找到了烈士的一个妹妹时彩云老人。
在与时彩云老人沟通交流中,众人得知,时永干的父亲时方志也曾是一名军人。正是在其父亲的鼓励下,时永干选择了参军报国。入伍后,由于时永干政治觉悟高、有文化、能吃苦,各项表现突出,当年就被提拔为班长,并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喜讯传回家乡,一家人都感到无比光荣,特别是两个妹妹自觉以哥哥为榜样。“哥哥牺牲后,他的烈士证件被父亲放在贴身衣袋里保管,日复一日,直到离世……”时彩云老人几度哽咽,言语中尽是满满的思念。
聆听老人动情地诉说,感知烈士生前的故事,方言康等人深受感动,更加感到不虚此行。当老人得知时永干烈士墓被贵池区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发现并实施管护后,也激动不已,由衷表达了对党和政府的谢意。
寻亲任务顺利完成后,两地退役军人事务部门约定了为烈士迁葬的时间。在此期间,贵池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将时永干烈士墓纳入守护档案,联合多部门定期开展“红色守护”活动,进一步做好散葬烈士墓的保护和祭扫工作。
迁葬如期进行,长眠在贵池大地50多年的时永干烈士踏上回乡之路,前来迎接的烈士亲属眼含热泪,当地干部群众自发赶往现场为烈士送行。回顾这段特殊的寻亲之旅,方言康深有感触地说:“为烈士寻亲,助英烈‘回家’,是我们退役军人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更是广大烈属以及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程凯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