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卫生保洁是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的基础工作和重要任务,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桐城市新渡镇不断完善农村卫生保洁体制机制,持续推进清洁村庄建设,让乡村更整洁、更清爽、更宜居,让村民更舒适、更满意、更放心。
卫生保洁,源头在村民。群众既是生产生活垃圾产生的主体,也是卫生工作的直接受益者,动员群众才能从根本上有效地提高人居环境质量。该镇每村每户都推行了门前卫生“三包”,对房前屋后及庭院进行清扫,并每月由班子成员带队互评检查,开展“最美村民”、“最美庭院”评选活动,激发群众参与热情;为培养村民良好的卫生保洁习惯、树立文明环保意识,村庄清洁纳入了村规民约,村干部、村组长开展入户宣传,引导督促村民将生活垃圾规范入桶,避免随意丢弃倾倒、防止乱堆乱放;对村组公共区域,如道路、河流沟渠等,由保洁员日常清检的同时,鼓励发动群众自主自觉清理、广泛参与村庄清洁行动。
卫生保洁,管理在村干。在镇政府统一统筹部署领导下,各村已探索建立起较完善的垃圾清运机制,由一名村干部负责人员设备的组织管理、实时调度,卫生保洁工作有序稳定推进;按照村民居住密度合理投放垃圾桶,做到应放尽放,目前各村平均配置垃圾桶近百个;逐步扩大保洁队伍,明确岗位职责、责任区域,每早5点至8点清运垃圾桶及周围垃圾,由运输车从集中堆放点收运到镇垃圾中转处理站,做到日产日清;重点巡查主要通行道路、河塘沟渠,突出清理死角盲区。制度运行讲质量、重实效,抓实抓细点、线,实现村庄环境“面”的提升。
卫生保洁,保障在各方。清洁村庄需久久为功,资金投入是构建长效机制的基础保障。新渡镇按照政府补助、集体出资、村民自筹的模式筹集经费,用于保洁工工资报酬、设施设备购买及运营维护等支出,确保垃圾清运工作的顺利进行。以徐河村为例,2022年卫生保洁费用12万余元,其中财政补贴7.2万元,村级投入约3万,村民将自筹资金约2万元。随着乡村治理和人居环境整治力度的加大,资金和物资需求将进一步扩大,引导群众自筹自治,深度参与农村垃圾治理,将作为全镇的一项重点工作。
卫生保洁常态化,清洁村庄才能长效化,新渡镇将继续坚持垃圾清运治理源头化、规范化、体系化、制度化,逐步实现村容村貌由“个别清”向“处处清”、“一时洁”向“长期洁”转变。(李迎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