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桐城市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深入挖掘乡村文化、产业发展等特色资源,创意乡村景观设计,因地制宜推进村容村貌“微整治 精提升”行动,以“绣花”功夫精雕细琢,打造具有乡村艺术气息的小景观、小节点,大幅提升村庄环境品质,描绘出一幅村庄美、产业旺、村民乐的美丽画卷。
高位推动,全民参与促进美丽蝶变。美丽环境的改变并不是一蹴而就,“微整治 精提升”行动启动以来,桐城市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组织镇村干部走村入户,主动发现解决村庄环境卫生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伍,引导群众从“要我干”转变为“我要干”。在“红马甲”的带动下激发群众内生动力,从细处着手不断改善村庄环境。
微处整治,精描细绣扮靓“微空间”。桐城市从以往整治过程中容易忽略的细微之处入手,打造有序美丽的公共空间,引导鼓励村民利用村庄闲置空间建设五小园,推动乡村由“一处美”向“处处美”、“一时美”向“持续美”、“外在美”向“内在美”转变。对于村庄边角地块、闲置地块、房前屋后和卫生死角等局部区域,进行整治清理后加以充分利用,因地制宜创作乡村“微景观”“微墙绘”“微庭院”等人文空间节点。
精细提升,特色打造谱写和美新篇章。在完成路域环境整治的基础上,因地制宜打造绿地、标识、小品等景观节点。在景观设计中就地取材,变废为宝,以黄土、蓑衣、陶土罐等元素点缀村庄整体环境,保留原有乡村肌理。废弃老屋建成古色古香的旅游驿站,不仅美化了路域环境,吸引众多游客驻足留恋,还悄然成为村民休憩场所。积极盘活闲置、废弃建筑,谋划建设各式乡村旅游景点,村庄焕发新的蓬勃生机。
桐城市以“五微”行动为抓手,以“微改造精提升”为载体,坚持全市“一张蓝图”,从细微处着手,不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水平、村庄文化特色底蕴和经济发展潜力,谱写村庄美、产业旺、村民乐的美丽新篇章。(江龙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