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放心吧,我马上就把门前的柴火全部码整齐堆放好,把门口的废弃物垃圾全部清理干净,不给咱村里拖后腿。”近日,昌桥乡各村都在进行人居环境整治“大比武”,家住新桥村的村民涂旭东得知后,第一时间将门前卫生打扫干净,给人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现在生活条件好了,把家里收拾干净,自己住着舒服亮堂,孩子们回来也高兴舒心”,无独有偶,该村的其他村民也积极行动起来,纷纷齐动手对自家庭院卫生死角、房前屋后的堆积物、家门口河道沟渠的漂浮物等开展“拉网式”清理打扫,掀起了一场人居环境整治“新热潮”。
“原来村里道路坑坑洼洼、泥泞不堪,道路两旁杂草丛生,一下雨都没办法走路,现在村里道路硬化了,绿植补种了,外墙粉刷了,路灯安装了,晚上出来散步的人越来越多,村民脸上的笑容也多了”。新桥村党支部书记方芳对村子里的“蜕变”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如今,漫步在昌桥乡各个村庄,映入眼帘的是整齐划一的农家小院、干净整洁的村内街道,乡村“颜值”在线,村民们幸福感满满。
其实,新桥村的变化只是昌桥乡大力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昌桥乡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作为重中之重,着力打造望得见青山、看得见绿水、闻得到花香、记得住乡愁的美丽宜居新农村。
环境整治再延伸,群众满意惠民生。今年以来,昌桥乡狠抓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坚持问题导向,下猛劲、发狠力、亮实招、出重拳,持续巩固人居环境整治成果。连日来,昌桥乡多措并举,将人居环境整治由昌桥街道向孤峰街道、童疃街道、田坊街道延伸、由G205国道、X413县道、X414县道、各村组乡道沿线向房前屋后、农家庭院延伸,由乡政府、村部周边向村庄盲点死角延伸,由田间地头向河道沟渠延伸,乡文明办、美好办,每周深入所辖13个村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督导,结合县督察组每周督查反馈情况,加大问责追责力度,倒逼各村动真碰硬,补足短板弱项,注重实效,迅速整改,向脏乱差问题宣战。紧盯河道沟渠、田间地头、村庄接合部等重点区域,瞄准细枝末节、卫生死角等环境盲点,努力做到发现一处、清理一处、干净一处,从根本上确保环境卫生质量。同时,依托乡执法大队,坚持每日对街道开展巡查,加大对店铺从业人员的宣传教育,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及时发现问题并第一时间整改到位,进一步规范集镇秩序。
探索实施“积分制”,环境整治添动力。在昌桥乡昌桥村生态美超市的货架上摆满了香皂、牙膏、洗衣粉、洗洁精、抽纸等生活用品,村民可根据自己累计积分兑换日常用品,参加人居环境整治就可以获得积分兑换礼品。据了解,生态美超市的积分兑换细则对具体事项进行了细化分类,将村民参与庭院清洁、室内卫生、绿化美化、垃圾分类等项目,按基础积分进行量化赋分,以户为单位建立积分管理台账,每季度可以兑换一次。同时,在基础积分之外,还明确了参加志愿服务、做好人好事等加分项,明确了乱搭乱建、秸秆焚烧等违规行为扣分项目,小小积分也涵盖了乡村治理的多项内容。“积分制量化了评价体系,让村民成为环境整治、乡村治理的主要参与者、受益者,各项工作的开展也更顺畅了。”昌桥村党支部书记王火云说道。昌桥村通过实施“积分制”,让村民主动自觉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中来,村民从“一旁看”转向“一起干”,从“袖手看”到“自觉干”、从“要我整治”变为“我要整治”,村庄环境从“脏乱差”到“洁净美”……在“积分制”的带动下,村民们的行为习惯与生活方式正悄然改变。
如今的昌桥变美了,昌桥百姓笑开颜。一系列的变化,记录着昌桥乡人居环境从“一时美”转向“一直美”,从“外在美”转向“内在美”,也记录着昌桥乡全体干部群众下猛劲、发狠力、亮实招,为建设宜居宜业幸福和美新昌桥的全过程。随着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稳步推进,“环境整治,人人有责;村庄整洁,家家受益”已成为全体昌桥人的共识。(董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