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誉为“敦煌前的敦煌”、“汉代历史的大百科全书”的汉画像石,同商周的青铜器、南北朝的石窟艺术、唐诗、宋词一样,都是我国文化艺术中的杰出代表和文化艺术瑰宝。4月1日至2日,为传承汉画像石的全形拓技艺,将传拓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全社会弘扬开来,萧县县委统战部、萧县汉画学会在弘汉轩汉画艺术馆共同举办了“拓像载道,汲古传今——全形拓公益培训”。这已是该县第36次举办此类活动。来自徐州、济南、洛阳等全国各地的50多名汉画像石爱好者及学生参加了此次活动。
活动邀请金石传拓名家、临沂大学美术学院客座教授徐夫华现场为大家传授全形拓课程。全形拓在所有传拓类别中难度最高,主要复原器物的立体形状。徐夫华现场演示了从制作拓包、绘制线稿、上纸、上墨等全流程。学员们在一旁认真倾听、观摩、练习,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徐教授一旁细心指导,直至每位学员完全掌握为止。
多年来,萧县高度汉画像石的发掘、收集、研究、宣传和传承工作。目前已抢救性发掘域内汉墓700多座,收集汉画像石千余块,发表相关论文120多篇,出版《汉画解读》、《汉画新释》、《弘汉轩藏汉画像石》、《汉画像石名品释读》等论著多部,举办萧县汉画像石拓片晋京展、“萧县汉画像石民间保护与研究成果展”等宣传活动20多次,建成萧县汉画像石陈列馆和汉画学术馆主题馆2座,开展公益培训、汉画像石艺术进校园等活动30多次,培训技术人才4000多人,不仅提高了大家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对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有着重要意义,而且在社会上掀起了传承非遗技艺的热潮,同时也进一步擦亮了萧县作为国家书画之乡的名片,提高了萧县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弥足珍贵的萧县汉画像石图片
2022年5月21日,萧县实验小学学生在萧县弘汉轩汉画艺术馆开展“喜迎二十大 品味汉画风韵 翰墨传承拓印技艺”的课外实践活动。
萧县弘汉轩汉画艺术馆一角
刘辉新著《汉画像石名品释读》
“拓片,不仅仅是一张作品,还蕴含着太多的文化基因和密码,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信息。通过此次培训,我们力求让更多爱好者关注到传拓技艺、自发学习传拓技艺,把这门古老的手艺一代代传承下去。”活动现场,萧县弘汉轩汉画艺术馆馆长刘辉表示。(张祖北 周子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