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岁,十八岁 ,我参军到部队,红红的领章印着我开花的年岁,虽然没有佩戴大学校徽,我为我的选择高呼万岁!”我叫刘斌,27年前的一个冬季,我将七彩的梦幻和坚定的信念轻轻打进背包,唱着这首《当兵的历史》踏上了离开家乡的列车,洒脱地走进军营。
对于当兵的选择,很多人都说当兵后悔三年,不当兵后悔一辈子。当兵后悔三年是说在部队会吃很大的苦,不当兵后悔一辈子是讲部队是个大熔炉,可以磨炼一个人,培养坚韧的意志。离开部队回到地方工作很多年了,我经常会回忆起在部队的训练和生活。在部队经历的很多第一次至今让我久久难忘。
第一次整理内务,难忘第一次站军姿,第一次打靶,第一次紧急集合,第一次蒙起双眼在规定时间里完成轻武器分解结合,第一次听新兵连指导员用他那浓厚的湖南方言教我们唱《打靶归来》,第一次在部队大礼堂赛军歌比士气,嘹亮的歌声震落了大礼堂顶上的彩绸。难忘那昔日摸爬滚打的训练场,难忘熟悉的军歌和激昂的军号,难忘那抢险救灾中的生死考验,更难忘那战无不胜的钢铁纪律。正是这些刻骨铭心的经历使我懂得了军人价值,军人的无私奉献和属于军人的追求和欢乐。而最难忘的是1995年冬季的那次赴黑龙江黑水野营实弹演习。
那是一个隆冬的深夜,经过了一天紧张的训练,战士们都在沉睡,睡梦中突然听到一阵短促而急切的口哨声,紧急集合!战士们以最快的速度着装打背包,黑暗中,只听到呼呼拉背包绳声、咔咔系腰带声、咚咚挂水壶声,一分钟不到整装完毕,部队以连为单位带到团集合地点集结。部队报数后首长作了简短的动员、命令部队全幅武装,以车带炮向黑龙江黑河黑水方向集结。
我们不知道这次行动是战斗任务还是演习任务,因为每个战士的弹仓里都已经填满了子弹。军令如山,部队立即行动,给战士配发枪支、子弹,炮兵完成以车带炮,装上伪装网,火速向黑河方向开进。部队行进过程中,每个战士纷纷写好了决心书放在自己的战备包里,战士们感受到了战斗的气氛。
经过一天的急行军,部队到达营口火车站,一列军列在站台待命,战士们装车炮上车,经过近3个小时紧张行动,战士们成功将车炮牵引上火车。又坐了两天一夜的闷罐车,部队到达黑河已是凌晨两点。星星在夜空中眨着寒冷的眼睛,到这里,我才真正理解到什么叫冰天雪地。战士们顶着严寒,从军列上卸下车炮,部队又马不停蹄地向黑水开进。
终于,我们在凌晨2点到达指定集结地,部队首长作了战地部署,命令各营、连构建掩体。战士们立即进入挖坑道、建掩体的战斗中,人手一把揪、一把镐,由于气温在零下20度以下,所以一镐下去,火星四溅,战士们不畏严寒,大伙拼着干、比着干,棉衣湿了又捂干,干了又湿,双手磨起了泡,没有一个人叫苦,都是十八九岁的青年,有着火一样的干劲,不到3个小时,战士们就挖好了2米高的掩体,车炮、各营连指挥所、班、排全部进入掩体,上面再铺上树支、盖上伪装网,隐蔽待命。空中蓝军的侦察机在我们上空盘旋,傍晚,我们接到上级电报,我们已经成功躲开了敌机的侦察,成功完成了车炮和战斗人员的隐蔽,战士们兴奋不已,东北的战友唱起了二人转。
第二天,我们接到上级命令,将部队带到黑水进行实弹射击,原来,靶场就设在这里。全军步兵、炮兵、装甲部队在这里进行多兵种部队协同作战大比武,得到这个消息,战士们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战士们在沙滩上脱炮衣、运炮弹、搭帐篷设立战时指挥所,通讯指挥车上的雷达不停地转动、指挥仪在搜索目标,密切关注“敌情”,部队已经进入临战状态。傍晚时分,从西面飞来一架“敌机”,全团炮兵连各炮手立即捕捉跟踪目标,调整射击角度,随着指挥员一声令下“开炮”,各炮齐发,炮弹结成火力网射向目标,“敌机”当空开花。
随后,接到电报,我团在最短的时间击中“敌机”,荣获全军大比武第一名。听到这消息,战士们又忘记了疲劳,高兴得欢呼雀跃,拥抱在一起。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当年一起入伍的战友,留在部队的已是寥寥无几。如今的我们,又都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新舞台,或艰辛、或辉煌、或平淡,但共同拥有的是一往无前的乐观和不卑不亢的态度,不曾气馁,这或许是那段军营岁月留给我的最好礼物。
军营生活有苦也有乐,离开部队这么多年了,我至今难忘那年军地联欢 。1994年8月1日晚,华灯初上,一台精彩的军民大联欢在部队官兵和驻地中学学子们的掌声中拉开了帷幕。这台文艺汇演由部队和校方共同组织、共同参与,把“八一”建军节的欢乐气氛推向了高潮。近两个小时的演出,由“军民鱼水,情深意长”这一主题贯穿始终。晚会独唱、合唱、朗诵、健美操表演、相声、舞蹈精彩纷呈。独唱《小白杨》《说句心里话》,二重唱《为了谁》《我听过你的歌》赢得了全体官兵的如潮掌声,吉他弹唱《同桌的你》《外婆的澎湖湾》、快板《军营生活》《满汉全席》更是让同学们如痴如醉,2000名同学“再来一个”的呼声让已经退场的战士们不得不再次站上舞台。
战士们和同学们的创意活动是那次军民联欢晚会上的一大亮点。台上,军地双方自编自导自演的节目,将校园生活、青春气息与拥军主题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台下,同学们的小创意更是为整台晚会增色不少。观众席中那星星点点的荧光蓝,不是荧光棒的色彩,而是同学们的即兴发明:把矿泉水瓶顶在亮着的手电筒上,手电的白光经过瓶内矿泉水的折射,呈现出美丽的荧光蓝。整台晚会,灯光与星光一色,笑声与歌声齐飞。
离开军营的日子,思念的根常常也会发芽,那些尘封已久的记忆,在一个气候和土壤都比较适宜的季节,争相破土而出,纷纷鲜活起来。我的军旅生涯虽然已经过去很多年了,但却成为我一生中最为珍贵和永恒的记忆……(刘斌 乔华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