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县昌桥乡田坊村位于泾县北部,交通便利,气候适宜,土地平坦肥沃,产业发展基础较好,红色文化底蕴深厚。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建设新时代宜居宜业新农村重要举措。昌桥乡田坊村紧紧围绕“五大振兴”和“二十字方针”总体要求,聚焦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充分结合自身实际,发挥自身优势,凝聚社会帮扶力量,坚持农民主体地位,积极宣传动员群众,让群众参与进来,为不断挖掘群众内生动力,田坊村“四步走”全力推进乡村振兴建设。
生态立村 牢固树立“两山”理念不动摇
田坊村始终把生态立村放在首位,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更是乡村振兴的第一场硬仗,2022年,田坊村立足村情实际,设立八甲组人居环境整治示范点,以此引领农村建设新潮流。八甲示范点采取村民投公投劳,发挥能人巧匠作用,村提供材料,不断调动农户参与积极性,截至目前,村累计为八甲组投入资金10余万元,清理陈年垃圾30余吨,拆除“四类房”约280平米,安装太阳能路灯23盏,绿化约300平米,建设房前屋后排水沟渠400余米、竹篱笆近300米,八甲组全组67户实行改厕、家禽圈养,示范点建设效果明显,受村民一致好评。下一步,该村将以点带面,将八甲组的人居环境整治经验及效果在村内全面推广,为乡村振兴提“颜”增“质”。
农业稳村 返乡“新农人”助力乡村振兴
田坊村现有确权耕地3162亩,截至目前累计新增耕地30余亩,有效增加村集体收入10000元。针对目前村内年轻劳动力流失,部分农田出现抛荒现象,该村将大力鼓励大户承包,高度重视引才引智,培养年轻创业者回村从事农业工作。
2019年,35岁的苏世贵放弃了在外的高薪回到家乡从事农业种植,成立“泾县昌桥田泽坊粮食种植家庭农场”,截至目前该农场在田坊承包农田500余亩,开垦荒田200余亩,年经济效益约100万元,2022年,苏世贵加大投入,注册安徽暄泽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并在田坊村新建秸秆回收仓储厂房,有效化解了秸秆禁烧工作难问题,同时带动村民就业增收,接下来,苏世贵将在该村继续建设含农业种植、农作物烘干收储、农产品加工销售等一体化产业线,有效带动该村农业向稳发展。
林业富村 强化竹木业发展 切实保障村民增收
田坊村有山场18650余亩,公益林2200余亩,主要种类为竹木、绿茶。现有产业主要为竹木加工业,竹盘厂、拉丝厂等。
2017年,田坊村通过招商引资,引进泾县立轩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该公司在田坊开发蚂蚁崂、官田林场合计约500亩的茶叶种植基地。截至2022年底,立轩农业为田坊村民增收150余万元,为该村集体增收近100万元。下一步,立轩农业将在田坊形成采收至加工产业链,不断消化本地剩余劳动力,带动群众增收致富,为该村乡村振兴出资出力。
未来五年,该村将立足资源禀赋,不断发展竹木业深加工,如生产笋干、葛粉等优质农产品,充分利用林地资源,深挖林地发展潜力,借“林”发力,做足“林”文章,把林业富村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突破口,以此来带动村民增收,力求乡村振兴工作做出实效。
旅游强村 “红色+绿色”促进村民多渠道增收
田坊村曾是新四军二支队司令部所在地,近年来,该村不断挖掘收集红色资源,于2017年村新建了约70平方米的红色记忆展厅,年接待游客量约800余人,田坊村的红色文化得到了传承,也为该村文化振兴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2021年5月,田坊红色记忆展厅被县委组织部、宣传部、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授牌为泾县首批党史学习教育基地。
绿色旅游资源“田坊水上乐园——南山漂流”位于孤峰河上段,田坊境内总长5公里。未来五年,该村将以红色旅游为背景和依托,将村“红色资源”与“绿色资源”有机结合,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交通优势,升级改造田坊漂流、千亩生态观光茶园旅游景点,利用现有废弃旧舍,在原基础上修缮或者重建,打造特色民宿,为实现“田坊一日游”的目标发展前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促进村民多渠道增收。(左梦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