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部队时,最难忘的是我协助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电影的日子。那是二十余年前的八月份,八一电影制片厂来拍摄我部机关卫生室义务为潍坊市社会福利院孤寡老人、儿童巡诊的新闻纪录片。由于人员不够手,组织上派我和新闻干事田兆广同志协助工作。
我这个只会放电影,没见过拍电影的放映员成了摄制组的一名成员,并被冠以“助理记者”的头衔,说实在的,我真激动得要命。拍部新闻记录片也真不容易,我们摄制组做拍摄准备整整忙了三天。写提纲,印材料,采访当事人,选拍摄场地等等,忙得真是不亦乐乎。好不容易准备就绪,动机开拍那天,偏偏天公不作美,下起了倾盆大雨。时间对于摄制组的每一位成员来说都是十分紧张的,制定好的计划就必须实施。我们摄制组人员乘上“山花”牌大客车出发了,迎着风雨去市郊的潍坊市社会福利院。进入市郊,道路泥泞很不好走,有一段路我们全部下车才推过去的。在拍摄的过程中,我手举着近十斤的镁灯,一连坚持几小时,胳膊酸痛得要命。本来天气就热,再加上镁灯的烘烤,滋味真是不好受。
八一厂的房玉民记者已是近五十岁的人了,就是在天热,条件可困苦的情况下,爬上爬下抢拍镜头,既当导演又当摄影师。他浑身上下的军服就象水洗的一样,其他成员也一样,我一个年轻的小伙子还有什么可叫苦的呢?社会福利院里有一群天真烂漫无家可归的儿童,在党的关怀下茁壮成长,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姓,姓“党”。无依无靠的孤寡老人在这里享受了大家庭的温暖,他们说永远感谢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国学雷锋先进标兵”多次被党中央和毛主席亲自接见的原我部副政委时任枣庄军分区司令员的黄显万及其爱人——我部机关卫生所所长周凤珍大校多年如一日地关心和照顾孤寡老人和儿童。黄政委调到枣庄后,周所长就带着卫生所医护人员经常来福利院为老人和孩子们巡诊体检。这里的孩子都亲切得称她为“周妈妈”。黄司令回潍坊时,还经常来看望福利院的老人和儿童。这里有一个参加过抗日战争的老红军战士,他说黄司令夫妇对他就象对待自己的亲身父亲一样孝敬,给他端屎倒尿,擦洗身体,从不厌烦。
今天是党育红的十岁生日,周妈妈一大早就买来一个大蛋糕和一些水果领着医护叔叔阿姨来给她祝贺生日了。小育红说:“周妈妈每年都和叔叔阿姨来给我们每一位小朋友过生日。我今天要给妈妈唱一首《世上只有妈妈好》的歌曲。”小育红甜美的歌声在福利院里飘荡…… 我们摄制组成员被一种爱之情激励,感染,忘记了劳苦,一心扑在摄制工作上。经过一个星期的努力,终于拍摄完成了反映我部卫生所与潍坊社会福利院搞共建的新闻纪录片《白衣天使的爱心》。
俗话说:“事非经过不知难。”我从中深深体会到了拍电影的艰辛,并从中领会了一种激励我奋发向上的动力,那便是爱心的奉献。这也是我多年难忘那次拍电影的根本之所在。(张锐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