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安庆市大观区海口镇始终坚持将党建工作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不断开创基层党建工作新局面,持续增强基层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领群众同频共振,推进“五大振兴”。
发挥引领作用,点燃乡村振兴“加速器”
走进海口镇培文村,一座座民俗风情农家院落各具特色,古色院墙、青瓦木窗、亭台水榭,秀丽的田园风光尽收眼底。培文村充分发挥村党支部在乡村振兴中的引领带头作用,积极践行“建一个支部、兴一项产业、富一方群众”的党建模式,把党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建到产业协会上,大力扶持壮大农家乐产业,形成“党支部+协会+农家乐”的基层党组织体系,把党的组织优势有效融入产业优势中,实现党建与产业发展的互动双赢。
“全村共发展农家乐2家,评选出的党员示范店在农家乐诚信经营、环境整洁、服务优质等方面,起到了较好的模范带头作用。通过党支部引领、党员示范带动,全村农家乐综合形象得到进一步提升。农家乐的发展,解决了群众就近创业就业,真正起到富民增收的作用。”培文村党总支书记吴保利说道。
目前,海口镇的村党组织领办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10个,4个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达到50万元以上,村级组织自我保障和服务群众能力明显增强,同时也给村级产业发展找到了新方向、带到了新高度。
建强组织堡垒,筑牢乡村振兴“主阵地”
乡镇是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推动乡村振兴的组织者、落实者。选优配强镇村两级班子,大力选拔优秀年轻干部进入镇领导班子;新一届村党组织书记平均年龄46.8岁,大专及以上学历占100%,10个村(社区)实现后备干部全覆盖,年轻大学生成为村干部的主体力量。同时,海口镇深入开展“乡村振兴夜校”和“说变化、感党恩、爱家乡”等活动,使镇村干部成为基层工作的行家里手。
为确保乡村振兴的每一项政策、每一个举措都在党组织的领导下得到落实和稳步推进,建立常态化、长效化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工作机制,坚持严字当头、实字托底,一村一策、精准发力,持续用力补齐村党支部建设短板,不断打造党支部建设“升级版”,把每个基层党组织都建设成坚强战斗堡垒。
图为海口镇宋墩花园
以前,海口村群众出行不便,周边环境情况较差。海口村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领群众积极改善全村基础设施,集中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村庄面貌在各方的努力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乡村振兴发展道路上牢牢抓住党建这一“牛鼻子”,引领镇村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确保乡村振兴战略落地生根,把乡村振兴的美好愿景一步步变为生动现实。
优化基层治理,筑牢乡村振兴“支撑点”
海口镇围绕“一屏观海口、一网管全镇”总体思路和功能定位,坚持党建引领,以“书记项目”为重要抓手,积极探索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让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功能更贴民心,让基层治理有温度更有深度。海口镇建设“数字乡村治理平台”通过线上线下深度融合,镇指挥中心通过监控和数据采集,实时对镇域内的禁捕退捕、秸秆禁烧、水质监测、防汛抗旱、安全生产、群众诉求等进行督查,通过发现问题-上传中心-审核派发-网格落实-办结销号,形成全过程闭环式高效管理机制。让基层社会治理更智慧、为民服务更便捷。
图为海口镇基层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
“老国道347沿线花草缺水,请问什么时候浇水”“南埂村有人偷倒建筑垃圾,希望能尽快处理”等通过“一户一码”将问题上传至镇指挥中心,可以看到群众反映的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均已及时“派单”妥善解决。“有了这个平台,足不出户就能把问题反映给镇上的干部。早上在上面留言,下午乡上就来人处理,渠沟很快修好了,省了不少麻烦。”南埂村村民王和贵对该平台带来的便利深有感触。
为了进一步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水平,海口镇探索构建“四纵四横”党建网格链条,纵向上明确健全完善镇党委—村(社区)党总支(书记网格长)—片区党支部—村民组党小组(村民组组长)四级组织架构体系,横向上建立党组织领导下的“网格党支部、区驻点单位、红领工作站、村委会”四方联动机制,将党支部建在网格、党小组建到村民组,搭建科学严密的网格组织架构,推动党组织有机嵌入治理经脉。在海口镇基层治理现代化中心摆放的一台党建教育云屏,不仅可以展示丰富的党课内容,还可通过数据和摄像设备实时监测各党组织的组织生活开展情况,在外党员或流动党员也可通过微信群、公众号了解所在党支部的组织生活。另外,利用云屏,镇、村(社区)可以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党员微课堂”“党史云课堂”“线上参观红色基地”等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丰富了地区党员和群众的教育内容,提升了党员和群众的爱党、爱国情怀。
整合组织资源、调配组织力量、发挥组织优势,着力在建强组织堡垒、加强产业发展、推行微治理上出实招,以党建引领强发展、以组织振兴助推乡村振兴,基层党建有形有力、美丽乡村如诗如画、乡村治理和谐有效一幅新时代美丽乡村新画卷正在海口镇大地徐徐展开。(江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