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大观区全面贯彻绿色发展战略,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积极发展城乡特色林业,统筹林长制改革“六大森林行动和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工程”,推动林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自安庆市在全国率先开展林长制改革试点以来,大观区共完成人工造林9132.3亩、森林抚育21419亩、封山育林4000亩;历年森林防火工作中未发生一起森林火灾及林火引起的人员伤亡事故,未发现美国白蛾等林业有害生物疫情;林业产值持续增幅,全区基本形成杨树产业、苗木花卉产业、木质(深)加工产业、休闲观光林业等4大产业,产值由2017年底的7.16亿元增至2022年底的8.56亿元;积极扶持与培育新型林业经营主体,历年来累计新增林业种植专业合作社4家、家庭林场4家、林业种养殖企业6家;不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累计新增林地流转面积3635亩,新增林权抵押贷款1432万元,发放林地经营权流转证1060亩;推动林业“三变”改革,目前在海口镇保婴村、河港社区示范推广,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促进农民增收,实现乡村振兴。
加强科技赋能,推动森林提质增效。大观区是全国林业血防工程的发源地,区林业主管部门长期与中国林科院、安徽省林科院、安徽农业大学等高等科研院所保持着紧密的合作关系,承担着的各类科研项目。2022年,“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林业资源培育及高效利用技术创新重点专项——安徽江淮平原区杨树大径级工业资源材精准高效培育研究由省林科院在我区新官洲林场实施,项目实施面积100亩。2023年中国林科院亚林所主持申报的“甜柿优良新品种及园艺花栽培技术”在镇江村落地实施,安徽省林科院主持申报的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项目“安徽沿江地区不飞絮杨树品种高效培育技术推广示范”在我区沙漠洲林场及新官洲林场落地实施。
优化营商环境,扶持特色林业产业发展。积极扶持打造大森林文化创意园,连续几年推荐安庆市大森林农产品加工有限公司代表我区参加义乌森博会,2021年该公司产品被评为博览会金奖。目前该公司共计研发木竹工艺品1000余种,产品远销美国、意大利、荷兰、英国、丹麦等国家,销路稳定,年产值达4000余万元。2023年1月6日该公司申请获批了由总部设在德国波恩的国际森林管理委员会(FSC)颁发的FSC森林认证,此举将极大提升该企业声誉和品牌形象,有效降低和规避国际贸易中的法律风险,逐步走出了一条有别于传统林业生产的新型经营模式。
创新林业碳汇试点,拓宽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决策部署,大观区今年在“全国林业血防发源地”海口镇南埂林场探索全国首创“碳汇+血防林”林业碳票评估项目,目前已完成项目实施方案编制,开展了1227亩样地抽样调查,并通过国家相关林业碳汇方法学核算项目边界林木生物质碳储量为3,935吨碳,得到本核算期内的碳汇净增长量14,428吨二氧化碳当量。下一步我区将开展企业碳排放核查工作,制作碳中和证书,申请市林长办批准完成大观区首笔林业碳汇碳票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