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治理千头万绪,小区是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重要场地,也是基层治理不可忽视的一块阵地。近年来,芜湖市镜湖区汀棠街道香苑社区以党建引领基层小区治理,积极探索“党建+小区”模式,传承红色基因,以“红色力量”解决“民生所需”,开辟了小区治理的新模式。
突出党建引领 成立红色业委会 润安花园是辖区内20多年的老小区,设施陈旧老化、精细化治理困难,小区管理中各类问题突出,一度成为社区治理中的难点、痛点。汀棠街道党工委、香苑社区党委及时转变思路,突出党建引领,加快推动红色业委会建设,做好摸底清查工作,共同制定了完善的工作方案。通过走访群众、入户调查及居民自荐等方式,严把程序关及人选关,积极吸纳配置党员及退伍军人依法依规优先进入业委会,新的业委会成立后,党员及退伍军人占比百分之七十以上,主任及副主任均为社区党支部书记,充分奠定了业委会的“红色基因”,为激发多元力量共同解决社区治理中的难点、痛点,推动小区组织共建、难题共解、文明共树打下坚实基础。
关注民生需求 强化为民使命 红色业委会以民生为己任,依托社区党组织密切联系群众,着力于打通小区治理的“最后一公里”。业委会成员在小区内走访、调研,了解居民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实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走出了一条具有润安特色的基层小区治理之路。
解民忧 矮化修剪树木 有居民反映小区内树木高大,低楼层阳光被遮挡,部分树木与电线缠绕、甚至穿过高压线,具有安全隐患。业委会经过充分了解并座谈研究、筹措资金,主动对接物业对小区内100多棵树木进行系统矮化修剪工作,在充分征求居民意见并公示的前提下,进行树木修剪,并在修剪期间根据居民意见不断调整方案,力争最大程度保障小区绿化及低楼层居民家中光线充足,并消除安全隐患,获得了小区业主的一致好评。
提亮点 完善基础设施 晾晒衣服对低楼层住户来说始终是个难题,困扰了很多居民,业主委员会主动牵头协调筹集资金1500元,在小区广场空旷处安装了整洁美观的不锈钢晾晒架,建成文明晾晒场,解决了低层住户的烦心事;润安小区5栋和6栋之间的二楼天井防水平台,多年风化并长有青苔,儿童在此玩耍,家长提心吊胆,社区与业委会和物业公司共同到现场查看,组织居民代表进行协商讨论研究,最终确定物业和业委会共同出资,加固天井防护栏,解决了居民楼安全隐患。不仅如此,业委会还根据实际情况为小区增设了果皮箱、休闲椅及乒乓球台等设施,从各个角度为小区考虑,满足业主物质及文化方面各类需求。
链资源 根除飞线顽疾 小区飞线充电一直是社区及业委会的心头病,为解决该问题,红色业委会四处奔波,将共建资源引入小区治理,联系辖区溜溜果园集团负责人,搭建小区和企业间的共建桥梁,解决小区充电桩路面硬化及智能充电桩安装方案设计及资金事宜,在南区12栋旁新增智能充电桩20组。又根据小区环境因地制宜,陆续在南北区新增几处智能化充电桩设施,有效缓解了小区飞线充电矛盾。同时为进一步解决飞线充电问题,业委会与辖区内共建单位铁塔公司对接,对小区电动自行车库智能化管理进行方案征集及筛选工作,完善细节,优化设施,计划年底落实,彻底根除飞线充电顽疾。
传承红色基因 组建志愿团队 红色业委会成立后,解民忧、办实事,也做好事。他们多次组织环境整治、助老助残、治安巡逻等方面的志愿服务活动,通过义务植树、为老人提供家政服务、安全隐患排查及提醒等奉献着自己的力量,让友善邻里文化深入人心。疫情期间,更是以他们的影响力在小区内组建了一支40多人的志愿者团队,团队成员不仅有党员,更有很多普通群众。这支志愿服务团队在疫情期间发挥了巨大作用,在社区人手不足时,积极奔赴疫情前线,齐心协力参与小区值守、楼栋封控、二码联查、核酸检测、物资配送等,每个时段每个角落都分布着他们的身影,协助居民及社区共同通过了这场疫情大考。也让为民服务理念进一步从党员身上延伸到群众周边,红色基因的影响力逐步显现。
汀棠街道香苑社区心存为民理念,引导红色业委会强化责任担当,通过资源共享、问题共解,全面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小区综合治理效能,打造了一支群众认可的红色队伍,为辖区居民书写出一幅幅幸福生活的画卷。(宋小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