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驻地市:
当前位置: 安徽党媒云 | 老兵融>专题报道
“兵教师”叶兴旺:为群众不卸重担的“扁担老师”
来源:纵强 2023-06-07 21:08:54 责编:纵强 喻寒松 王逸群

编者按:

穿上军装,他们保家卫国;走进校园,他们教书育人,把爱党爱国爱军的种子深植青少年心田。

为进一步拓宽退役军人就业渠道,发挥退役军人在传承红色基因、加强青少年国防教育、为党和人民培养可靠接班人方面的独特优势,我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和退役军人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导,省退役军人事务厅、省教育厅、省人社厅联合发布《关于促进优秀退役军人到中小学任教的实施意见》文件。

为选树典型,通过逐级推荐、层层筛选,新华网安徽频道和老兵融共同开设“兵教师”专栏,首期将推出12名“兵教师”的优秀事迹,以飨读者。

微信图片_20220406092627

日前,在平均海拔900米的黄山市祁门县箬坑乡低岭村,叶兴旺轻轻触摸着围墙门柱上油漆都快掉光的“祁门县箬坑乡低岭小学”几个字,心里感慨万千。

这里大部分的设施他都亲自修缮过有感情了,2018年退休后,他还是经常会到这个离家不到300米的小院子看看、坐坐,孩子们的读书声、欢笑声、打闹声仿佛还萦绕在耳旁,三十多年的教书生涯又慢慢浮现在心头。

一约既定,万山无阻,这是他永恒的承诺

“如果我不回去,我们村里的这个教学点就会被撤掉了,我不能眼睁睁的看着村子里的孩子没有学上。”叶兴旺下定决心,一定要回村里教书。

1982年,刚退役回来的叶兴旺考取了乡政府补贴制干部,但当他得知原来派到村子里的老师因为受不了苦回来了,之后再调其他的人也都不愿意去,于是便向乡党委申请回村教书。

“你退役回来考取了这个乡政府补贴制的干部本身就很不容易,让你负责乡里宣传工作更是要重点培养你,并且村里老师的工资才23块钱一个月,根本比不上你在乡政府的工资,你也要考虑自己的前途和家里吧。”乡长苦口婆心劝他。

那个时候,谁来劝都没用,他到乡教委主动请缨,走上了这个扶贫扶智的特殊讲台,承诺扎根山村教育,不让教学点的孩子失学。

后来,因为叶兴旺教书教得好,乡里要调他去乡教委工作,那时候他儿子也马上要去乡中心中学念书,若调到乡教委工作就可以很好的照顾儿子读书,但他考虑到一直没有肯调到村里任教的老师,硬顶着家里的压力拒绝了,坚持守着低岭教学点,这一守就是34年。

他的学生一直管他叫“爱心爸爸”。为让冬天孩子们吃上热乎饭菜,他自费给学校买了个火桶,每天从家里带一个生好火的的小火炉放在火桶里,让孩子们把自带的饭菜放在火桶旁边,天冷的时候还能在火桶旁边烤烤火。每逢去乡里开会,他都会去看从小学毕业到乡里上初中的同学,看到学生吃的不好还会塞给他们一些钱,担心山路难走,周六赶上都会特意跟学生们一起回村,一路上照顾。

这样暖心的小事还有很多,一桩桩一件件,鼓舞着学生们走出山村,去外面闯荡,在他任教的三十多年里,村里孩子没有一个中途退学。

按时上课,不少课本,这是他坚守的底线

一到梅雨天,叶兴旺的左手就酸肿难忍,这是2008年左手桡骨裂了一寸多因没能好好静养而落下的病根,但他从来没有为这个后悔过。

以往每年开学之前,箬坑乡教委都要召开一个会议,然后把这些教材发到各个学校,其他的老师装着本子和笔就去开会了,叶兴旺还必须多带一根扁担。因为书送不到低岭教学点,每次出山都要走30多里羊肠小道,这里不少路段坡度都在45度以上,只能靠人挑。

微信图片_20220406092630

从1983年起,每逢开学他就用一根扁担,把五六十斤的教材挑回去,这一挑就是三十多年。

2008年春节后,他照例去乡里挑书,还特意起了个大早。雪天山路湿滑,快到村子的时候,天就完全黑了,脚下的路也看不清了,叶兴旺走着走着脚下一滑就连人扁担摔了出去,整个人滑出去三四米远。

摔倒后的他迅速爬起来,第一反应不是检查自己有没有受伤,而是仔细查看课本有没有少。“当时村里条件不好,孩子们了解外界的唯一途径就是这些教材,这些教材还有书代表着知识和走出去的希望,我肯定首先关心的是这些教材,当时就想着孩子们可以拿到新教材,学到新的知识我这个累就没白受。”叶兴旺说。

在确认课本没问题后,叶兴旺强忍着疼痛回到了村里,到家时他满头大汗衣服已经湿透。第二天他到医院诊治,医生说是左手桡骨骨裂,建议他静养一段时间。他却说,学校只有他一个老师,自己不敢生病,更不能生病。医生拗不过他,给开了点止疼药,包扎好后他就立即返回了学校,一点没耽误给孩子们下午上课。

几十年下来,叶兴旺记不清多少次累的病倒了,但却从没有缺过一堂课,他挑书的扁担也不知脱了“多少层皮”,但村里孩子们的课本一本没少过。

尽心竭力,精益求精,这是他执着的追求

在部队的时候,叶兴旺是卫生员。退役后,靠着在部队学到的知识,他不仅兼职了校医,村民有个头疼脑热基本也都是先找他进行初步处理。

有一次午休时间,叶兴旺看见一个学生手在发抖,走近一看原来是癫痫病发作了,他赶紧按住学生手部穴位,一会儿学生就慢慢缓过来了,当天放学他专门去找了学生家长,并告知他们要时刻注意孩子状态和癫痫病的应急处置方法。还有一次,有一位家长来接孩子,叶兴旺看家长脸色蜡黄,有慢性肝炎的一些症状,就跟家长说他可能得了慢性肝炎建议去医院检查一下,家长第二天去检查确诊了慢性肝炎。自此之后,村里有人不舒服,都会先找他来看看。

叶兴旺干任何工作都是干一样、爱一行、精一行,当卫生员是如此,当老师更是如此,他独创的复式教学法,被奉为经典,至今无人能够超越。

低岭教学点高峰期有5个年级,30多名学生,可教学点一直都只有叶兴旺一名老师。他必须把5个年级的课程安排好,相当于一堂课分配到每个年级的讲课时间也就10多分钟,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讲完重点难点,他不仅需要掌握每门课的重点难点,思维还要清晰,能够在各个课程之间无缝转换。为此他总结出了这套复式教学法,主课还有副课要穿插着讲,做到主次搭配得到;各个年级不相互影响,做到动静搭配得到。一天要教五个年级,7堂课,这就是35门课,他还要适当的调动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不做填鸭式教学。

微信图片_20220406092611

叶兴旺不仅教学方面精益求精,其它方面他也万分注重为人师表,给学生做好表率。他儿子和女儿也是他的学生,他对学生很好但对子女却很严厉,在家里也会要求他们像在课堂上课一样坐的笔直。女儿叶洁琼一直是穿哥哥的旧衣服,有一年春节答应给她买新衣服的,可看到学校的门窗破了,担心学生们冬天上课受罪,他把好不容易省下来钱拿去修补了门窗。

每年开学前为了凑齐学费,他们全家人都会去砍毛竹,然后靠一辆不宽的板车,叶兴旺在前面使劲拉,他爱人在后面用劲推,一路都是坑坑洼洼的山路,还要途径一座刚好能过板车的木桥,稍有不慎就会掉下去,万分艰难的运到县里卖钱好交学费。

有人问他,你作为学校唯一的老师,完全可以暂缓交学费啊?“那肯定是不行,要是我的孩子都带头拖欠学费,那不就是给别的人做了坏榜样了吗?”叶兴旺说。

时光荏苒,随着低岭村越来越多的人外出务工,孩子们也都走出大山,低岭教学点2017年完成使命退出舞台。此时,还有1年多时间退休的叶兴旺,没有提出休养或转岗,而是选择来到离家20多公里的伦坑教学点,继续坚守三尺讲台,把一个个山村孩子送往成功的彼岸。

30多年间,村里有4名学生光荣参军入伍,20多个学生考上了大学,其中还有博士生和硕士生。现在交通方便,很多孩子跟随父母到外面读书,村里的学校没有了生源,叶兴旺也已经退休,但是他带过的学生从来没有忘记过他。

学生叶德志在学校翻建的时候送来了新的课桌椅和办公电脑,学生叶长虹每个学期都会给学生送两套衣服,还有不少学生只要回村都会经常到教学点给他帮忙。看到看到自己培养的孩子,都在尽力为国家为家乡贡献力量,努力回报建设家乡,叶兴旺感到很欣慰。他说,现在自己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国家能培养更多的优秀教师,让坚守和奉献的精神薪火相传,未来通过他们把乡村教育办得更好。(安徽党媒云老兵融记者 纵强)

    相关新闻